多年前,父亲跟我念叨过一件事。
他说爷爷过世时,需要一笔钱筹备葬礼,几兄弟协商后决定分摊,每户500。叔叔伯伯们纷纷从包里掏出500。但那时,父亲穷得叮当响,500块钱对他来讲都是一笔巨款,他显然拿不出来,只好跪在爷爷棺材前痛哭。
周边人面面相觑,始终没人吭声。
最后,姑姑拿出500块钱,狠狠地拍在桌上,怒吼:500块钱你都拿不出来,能不能争气一点。
这件事一直是父亲心里过不去的坎儿,直到我上初中,家里经济情况有了好转。过年的时候,父亲才将当年爷爷葬礼的500块还给姑姑。
直到现在,父亲也常跟我说,你要对姑姑好,要知道,在咱家锅都揭不开的时候,只有你姑姑肯帮咱们。
我那时候还小,听到这事儿时,也会想:不就500块钱的事吗?至于这样吗?明明是兄弟,怎么都不肯帮忙呢?
后来随着经历的增多,对于当年那件事,我也慢慢释怀了。
在那个当口,父亲显然是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即便如此,姑姑还是愿意站出来帮他,显然姑姑当时根本没有想要拿回这笔钱的意思。
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如姑姑一般感性心软的人凤毛麟角。不仅我的父亲感激她,我也特别感激她。
而那些周边的人,以及没有出手帮忙的叔叔伯伯们,其实也并没有错。当下父亲确实不具备还款能力,这500块钱给出去了,等同于有去无回,何况那会儿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
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仔细权衡利弊后,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已,这本是人性使然。
人们总说患难见真情,爱用难关来鉴别朋友真伪,看看其中究竟存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
我从来不喜欢去考验人性,因为我深知人性经不起考验。
何苦难为别人也折磨自己呢?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
一个漂亮女孩儿有俩男孩儿追她,一天,女孩儿对她俩说:旅游能开阔人的视野,你们先去环游世界一圈,再回来找我吧。一个男孩听完马上收拾背包出发了,另一个男孩围着女孩绕了一圈后,深情地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世界。
女孩心里窃喜,最后选择了他们之中最有钱的一位。
虽然只是一番调侃,但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曾一度让我感到恐慌。
我也越来越明白生活是怎么一回事。渐渐的,也能平和地看待生活中很多,不能简单的用对错来辨别的事情。
成年人要有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只有小孩子才论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实际上对待任何事情,我们都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定对错。但这样的想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发生改变,才知道以前有多么愚昧。
分对错分是非的只能做旁观者,对这件事本身产生不了任何作用,说白了只能是围观而已。真正理解“为什么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的人,通常都是干实事的人。
因为在具象的情况下,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你根本就无法成为局外人,你的知人识量,你的见识,你的身边人,你的环境等所有因素,都在影响当时的你的选择。
你并不知道什么是明确的对与错,你只有将当下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分辨利弊,然后再去做出选择罢了。
当你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会不可避免的越来越狭隘,更多时候会以自身为最高利益出发点,去考虑是否做一件事。
“现实”从来都不是贬义词,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始终都存在于你的世界。
而成长本就是一个从局外人变成局中人的过程。
可能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内心具体要什么。我们只知道,我要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在于:我知道自己要成为更好的人,而我做的事,对于我成为更好的人有帮助,所以我要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