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杂谈:守柔含诟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17:07 被阅读338次
    老子悟道图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道德经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打坚强的事物,没有比水更厉害的,因此水是无法被替代的。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没有人能够实行。所以圣人说:承担国家的耻辱,才可以说是国家的君主,承受国家的灾祸,才可以说是天下的君王。我说的是正面的言论,但听起来,好像是反话。

    老子告诫统治者,治国的最好方法就是无为,怎样做到无为?一是守柔,二是含诟。

    道对万物不干涉,任其自我荣枯,圣人效仿道,任百姓自我作为,自我发展。如果任百姓自为,就不能采取刚强的方法,你如果刚强,常下命令,百姓感觉束手束脚,干脆我啥都不想,全听你的。这样的话,就达不到任百姓自为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父母对子女越强势,子女越懦弱,越缺乏独立性,道理就在这里,父母越强势,子女越不敢做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压迫太甚,也可能形成叛逆的性格。

    从历史经验上看,统治者希望百姓逆来顺受,完全听命于统治者,统治者就可以一统江山万万年,可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事实的发展并不像统治者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样做往往造成两个后果,一是百姓形成了懦弱的性格,这样的话,国家疲弱打不赢外族,消弥不了外患;二是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两种后果,都是统治者承受不起的。

    老子曾经感叹,“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为什么道理如此浅显,而没有君王实行呢?因为统治者的利益与百姓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战争打起来了,如果失败,统治者一无所有,而百姓不过换个君主而已。因此,统治者千方百计把百姓管教起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更加不敢放手。老子的高论,也只能束之高阁。

    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他必须以全局来看问题,没有人愿意承担的责任他必须承担,没有人愿意承受的灾祸他必须承受。道理很简单,领导者把责任和灾祸担当起来了,他的属下和国民才可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如果国家有了耻辱和灾祸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大家都在猜疑,为了揪出一个罪魁祸首大家都在用放大镜检视对方,为了自保人人用面具把自己包裹起来,避免成为替罪羊。这样的话很可能造成分裂,国家的日子就不太美妙。

    但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又有几个政治领导人敢这样做?尤其中国的政治文化,领导人英明神武,永远不可能出错,有什么耻辱和灾祸一定要找个替罪羊,以免自己丢面子。

    老子笔下的领导人,柔弱只是表象,他实际上是一个大仁大爱大智大勇,心胸宽广,毫不把个人利害得失放在心上的圣人。

    比较儒、道两家对统治者的期待,我们发现二者有极大的相似性,当然差别也非常的明显,儒家是撸起袖子带头干,道家是摇摇鹅毛扇看别人干。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说话的对象不同。道家的说话对象是帝王将相,儒家的说话对象是管理干部,如此而已。

    欢迎关注连载系列文章《道德经》杂谈:https://www.jianshu.com/nb/1451815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旺草老牛:你写的这篇文章应该放人大讨论一下。
        北池鱼:@旺草老牛 😄
      • 可道非道:柔弱的智慧,深矣,远矣。
        北池鱼:@可道非道 与我心有戚戚焉。
      • AB774卢卢:“富贵荣华”,这四个字是直的思。富即有钱人,贵者当官人。这两者都是物想问题,所与炫富出来了,因为光荣且华丽,有资格高高在上。官僚也上来了。傍大款,拍权贵,与其在自行车上笑还不若在宝马车上笑。我想站起来且醒过来才真正了不得。利任智昏,站着昏昏欲睡也是睡,是累死人的睡。王阳明哲学并非唯物也非唯心,而是把物心同体化了。是种天人合一的哲学,可是……
        AB774卢卢:@AB774卢卢 这种简单立,还非常盛行呢。有些人只抱定一个思想,而这个思想其实已有许多弊端,但由于盛行过,就认为是永恒真理了。例如侰拉克,本来是很富有的,可美国人认为自已是上帝选民,唯“上帝选民独尊”以武力企图改变伊拉克,使伊拉克人民卷立战火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二元背立思想,是很值哲学界予以反思的。唯物与唯心对立,其实就是二元背立的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在柏拉图,康德的著作中都可看到。今天我听一位教援讲孔子理论,孟子理论,也讲到了我所讲的这些。由于有这种二元背立思想存在,有些真理化理论,是很难与之构通的。这也可视之为思维固化主义。很正常。
        AB774卢卢:@赵大山 是的。这是从西方哲学过来的二元背立思维方式。王阳明谈心智,谈知行合一,也有人说他是唯心主义。在格物问题上,王阳明敢冒天下之大不题,对当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发出强烈的怀疑批判,并颠覆其“格物穷理”(于事物上求理)的思想,进而在此其础上建构一套“心物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理论,与他的天赋慧根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他写很小时,就写有一首小诗:山近月圆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罗马时期怀疑论者爱那西德穆的“十大论式”,其中一条简直就是王阳明小时侯这道《蔽月山房》打油诗的翻版。他说:“同一事物因距离、位置等不同而显得不同。大的显得小,方的显得圆,直的显得曲,远看平整的山峰,近看却犬牙交错……”
        北池鱼:是啊,摆脱了物欲的纠缠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但我有一种极端的思维,你一谈摆脱物欲,就有人说不吃饭行吗?无语,摆脱物欲就叫你不吃饭吗?只是叫你不要受物役而己。两极化思维太害人了。这种两极化的思维,来源于唯心唯物的简单对立。
      • 47e6d936b4e9:相生相克。强势之下,民已奴化,思维扭曲,反过来作用于整个社会,统治者感到无计可使,民众感到无规则可依,社会复杂多变,人心机诈,再要恢复古朴率真,互信互助之风,难也!
        北池鱼:@如意而来 个人体会,奴化是因为没有权力制衡权贵,只好自认为奴,否则只会自己倒霉,这是生存策略。
        东非虎:@如意而来 个人看法,老百姓没有被奴化,我们心如明镜,科技在进步,思想也必然进步,阻碍进步的力量都是螳臂挡车。当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有一文道,“中国,我们之中国。我们不管谁管。”可见社会变革的力量就是来自于底层百姓思想进步,那些已经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这样说这样实践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 东非虎:现在,人民同领导者已经不是管教的关系,应该是支持合作和共存共荣的关系。我个人看法,依法治国,科学发展,下级不再溜须拍马,上级不再以贤君自居,国家必然强大。
        北池鱼:@东非虎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肯定的。
        东非虎:@赵大山 这些不公正现象也会改变,以前官僚的习性也要一点点才能去掉,毕竟官本位思想束缚中国上千年了。只是,科技发展太快,思想和体制跟不上的话,肯定出问题。大家喜欢划分80,90,00后,如果思想进步水平没有划分出来,光划分年龄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北池鱼:@东非虎 在道的概念里,万物齐平,无有高下,人民与领导本无高低之别,是权贵窃取了公共权力享受特权,故有高下。权贵不能凭公共权力谋交益,谁拍他的马屁呢!我觉得这是个制度问题。
      • 东非虎:正言若反,柔弱胜刚强,这在老子的学说里还是比较多见。这里面有水的比喻,我想,水能包容一切,承载一切,是心胸宽广的君王的象征。但是,反过来,它又能摧毁一切,又好像是百姓的象征。
        北池鱼:@东非虎 水柔,向下,利万物,和老子的道的特性相似,故老子喜用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本文标题:《道德经》杂谈:守柔含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l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