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在村里的老人

作者: 沐源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5:10 被阅读9次
遗忘在村里的老人

动作哆哆嗦嗦,语言含糊不清,目光呆板迟钝,永远蓬头垢面。那无数堆在村口瞭望,被人遗忘的老人,如同被儿女遗弃的婴儿,他们依然在村口静等儿女归家的脚步。以前他们的等待是思念,现在他们的等待是急需赡养。

回家过年感触最深的是,那些操劳一生老人,在失去劳动能力时,重病缠身,不能自理却无人照看。有的偏瘫卧病在床,长年累月,子女失去耐心,任其拉尿在床上,自生自灭。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小脑萎缩,漂泊在外,流落街头。有的甚至病痛缠身无钱无力继续治疗,最后不得不选择自寻短见。

当然也有子女孝顺,任劳任怨,百般呵护,细心照料。让老人安度晚年,享受快乐生活的子女。他们大都是老人有着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教育有方,子女成人后也大都出息过人,继续延续上一代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孝为先,所当之。”好的观念和思想并非一时之性,而是长年累月,代代相传,耳熏目染,流淌在骨子里的责任,义务和担当。真正做到“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子不学,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归根结底,“教育“一直是社会和家庭的重大责任。教育一个好的子女要胜过给他留下百万家产。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孝敬理念,根深蒂固地灌输在下一代的骨子里。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社会大的风气去渗透和完善。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经济和收入不符,达不到赡养的能力,也造就了农村的“老年等死队”。

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五零后六零后,他们的子女大都考学进城。因为那一代人有着“进城风”。他们那一代受尽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贫穷度日的煎熬。他们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上学去城里上班,过好日子。好不容易供完大学,如愿以偿,生活工作在城里了。房价猛涨,剐干老人一生的血汗钱,才刚刚付上首付,孩子成为一辈子的房奴,老人还得继续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继续开挖土地。这个时候老人上边的老人也到了风雪残霜的年龄。重病时不但得不到照顾,平时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在他们不能自理需要照养时,子女们忙着给孙子们买房还债。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和经济实力去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岁月轮回,等他们老了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和无助等待他们老无所依的老年。

子孙后代,春华秋实,千秋大业,大国崛起,小家静好。国家强盛,匹夫有责,赡养老人,肩负担当,传统美德,代代传扬!

愿你余生三冬暖,春不寒,眼中有笑,心中有暖!

相关文章

  • 遗忘在村里的老人

    动作哆哆嗦嗦,语言含糊不清,目光呆板迟钝,永远蓬头垢面。那无数堆在村口瞭望,被人遗忘的老人,如同被儿女遗弃的婴儿,...

  • 村里的老人

    “奶奶您今年多大了” “75了” “诶,那过两年是不是该吃鸡了”(在我们那老人七十七是要吃鸡的) 当时说完这句话的...

  • 村里的老人

    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吧!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就早不在了,后来续了个弦。大概三岁的时候爷爷也去世了,三岁嘛,也懂不得什么...

  • 村里的老人

    文/若琳若邻 在家的日子,村里的老人经常来找我,他们不是闲的无聊也不是闷得慌,而是来找我帮忙的。 最多的是帮他们看...

  • 小村里的老人

    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等你回来了我们要一起去看看梁奶奶。我心头一紧,忙问,她怎么了?母亲叹了一口气说,她女婿...

  • 那些,村里的老人......

    这些年回家,多了的是公路两旁的大房子,少了的是儿时熟悉的老人们。 往日时里的那些音容笑貌,爬满皱纹的脸,吸着旱烟的...

  • 村里的老人们

    一年比一件老迈,一年比一年孤独。 1. 老人们看着我们长大,,我也看着那些老人慢慢衰老,从耆艾到耄耋,一点点地垂成...

  • 乡村里的老人

    一个在别人眼里还有原始部落的村庄,是我的老家仪陇县跳墩河村,有两个40后的老人住在用泥土和瓦堆砌的房子里,男人叫何...

  • 村里的老人(一)

    我家门口年轻人很少,大多都是老年人,当下社会每个村子里可能都是如此。 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买了车买了房住在了城里,...

  • 村里的老人(2)

    对门儿有一对老夫妻,大概得有90多岁了,两人虽然满脸沟壑步履蹒跚,但看起来身体都还不错,无论冬夏,他们老两口总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遗忘在村里的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d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