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秋日的阳光毫不吝啬的洒进了屋子,乘着太阳暖融,做事的兴致极高,正好整理一些衣物,打扫房间。
此时,家人拿着一条裤子,过来问我,你看这条还要穿吗?否则就处理掉了。
接过手一看,心绪一下子激动起来,这不是我工作时穿的那条裤子吗。黑色,羊绒,西装裤,一年就穿一次,只用于每年开会穿的羊绒裤。
记得每年春节过后,就要开全会了。节前忙活了几个月,就等过完春节开会。那可是一年一次的大事。从会务到组织,从联络到会场等,都要与团队一起,步调一致,才能万无一失。
记得那个物质还不丰富的年代,添置一套西装的价格就要大半个月的工资。那时单位没有要求统一购买,统一着装,只是要求会务人员形象上要讲究仪表,形体上谦恭礼貌,服装上要正装出席。对于这个要求,心里突然会有点小激动,算是有一个机会可以买条新裤子了。
按照要求,选了个休息天,特意由家人陪着,到布料店里选择了一块纯黑色的羊绒面料,去裁缝师傅处量身定制了一条西裤。那个时候,一块羊绒面料贵得出奇,贵于一般呢料的30%左右。但当时店里没有适合做裤子深色的呢料,师傅又极力推荐,想着每年开会都在初春,天气阴冷,羊绒御寒且保暖。选择黑色,是因为可以百搭上装。
记得母亲曾经说过,一条像样的裤子很重要。一个人的上装,全靠裤子搭配,只要换上一条好看的裤子,整个人立刻就能焕然一新,瞬间就有了不一样的风格。
选了个好的裁缝,裤子的裁剪,样子,做工都非常精细。特别是配上西装,就会显露出端庄,大方的模样。
为确保按时穿上,过年前一个多月,就要算好日子,先要把裤子找出来,提前送出去烫,不然熨洗店打烊,老板回家过年了,裤子就没法烫了。
然后拿到单位,与上装一起,挂在文件柜里,保护好。确保是第一次穿,并且没有皱褶。
那时遇到过年,家人都有个小时一直留下的习惯:穿新衣。成家了,懂得生活不易,就将七八成新的衣服洗洗熨一下穿,尽管过年是人生一年中的大事,但是工作绝对比节日重要。即使是全民欢庆的春节,也不会打羊绒裤的主意。
算了一下,羊绒裤陪伴我经历了8年,8次全会,每一次全会中都有大小会议近二十次,我穿着它,穿梭于各会场,体现了会务人员的风姿风貌,接待了数不清的与会代表,承接了许多优秀的提案。
想起当年的一件小事,也是由这一条羊绒裤而起。那天赶进会场,已是快要到点开会了。同事在转角处拿着水瓶过来,由于走得快,大理石地砖上有积水,脚下一滑,不小心摔了,水瓶碎了,我离着近,大约有半瓶水全部洒在我的裤子上。只感觉小腿先是感觉很热,慢慢地就凉了,而且是那种冰冷的感觉。还好是黑色,外表看不出湿透,一旁的同事赶紧拿来干毛巾帮着反复擦拭,吸水。
当天又是选举,大家都在投票,监票,计票岗位,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坚持了一个白天,晚上到家时立马换下来,除腿部稍有发红外,最担心的还是裤子怎么洗烫,整理干净,第二天能穿上。
喝了姜汤,赶紧休息。母亲最懂孩子的心思,让我放心睡觉。她从邻居家借来了熨斗,在火上烧热的那种,把裤子上的茶水渍擦干净,就拿着熨斗烧一会,烫一块,直到恢复原样,已经深夜2点了。
早起,已见那条熟悉的羊绒裤笔挺地挂在大橱上,等着她的主人了。只听母亲说:“太厚了,不易干。费时着呢”。
我想,如果放在当下,有洗,烘,熨一体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多年来,我遵从内心的声音,干着热爱的工作,承担当下的责任,享受着幸福工作的过程。把得到的每一份快乐和收获看作是给自己的奖励。
想来也是。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长的路,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事情。走的路越长,经历的事情越多,难忘的事情也就越多。不管是同事间的友谊,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还是家人的理解和付出,以及那无穷无尽的人间世事,都会让人回味无穷,莹绕脑际。
如今,我已多年没见到它。物质丰富了,已经没有那么矜贵。但是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陪伴着我渡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遇见过无数个惊险和确幸,重温了那年,那月,那事......。
此时,阳光已经西下,落日余晖中,连绵起伏的白云如同我的思绪在高空翻滚。渐渐地,卷曲成一堆,显露出白日里最最清晰的蓝天。
我仿佛又穿上了那条羊绒裤,穿梭在会场里,人群里,工作着,忙碌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