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我读《道德经》简友广场
道德经解读: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解读: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作者: 耳纹AI一侯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00:50 被阅读0次

此话出自《道德经》第49章,意思是说,圣人没有主观成见,以百姓的心为心。具体如何理解呢?

有道的领导者,收敛自我的成见与意欲,不以主观厘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了解老百姓想什么,想老百姓所想,百姓心里所装的事就是领导者心里应该装的事。《尚书》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这种思想与我们现在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道理,在上者就该是这样的。

《尚书·周书》里还有一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话什么意思?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也就是说,上天是不长眼睛和耳朵的,老百姓都怎么看这个领导的行为,老天爷就是怎么看的;老百姓总听到或看到你这个领导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天爷也就知道了,这是把上天的天命和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作为普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别人之所想,“如果我站在他的那个角度我会怎么样”,想明白了,很多事也就释怀了,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这样人与人之间冲突就会少很多,相处更加融洽。

比如,在婆媳关系中,如果你有一双儿女,你肯定希望女儿出嫁后,她的丈夫和婆婆都对她好,一辈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儿子结婚后,你的儿媳妇正是别人嫁过来的女儿,也是人家父母的孩子,她的母亲跟你一样,希望女儿嫁过来后开心幸福,能得到婆婆的关怀和包容。如果凡事只想着自己、想着儿子,看儿媳妇处处不顺眼,你又是否忍心看到自己的女儿遭受同样的境遇?古话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内容属于“我读《道德经》”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如对文化经典感兴趣,可进入个人主页浏览更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解读: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nq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