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从此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独揽大权,剪出了吕不韦时代留下来的他认为所有与自己不一致的各种势力。
紧接着,秦王嬴政就着手干一番一统天下的帝王事业。
首先是灭六国!
当时,经过春秋战国上百年的刀光剑影,中原大地仅存秦、齐、韩、魏、赵、燕、楚七个国家争雄。
其中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戎狄小国,祖宗又是个马夫,但是历代帝王都比较有作为,没有出现太不靠谱的。
所以国势就逐渐上升,特别自商鞅变法后日益强盛,到了秦王嬴政时已经脱颖而出,傲视群雄了。
齐国本来也算牛叉,号称东方强国。
但自从齐王建这个太平王继位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又加上这个败家子比较能活,一下子干了四十多年,导致政治经济全面落后,内无贤臣,外无良将,已经徒有东方强国的虚名了。
韩国在六国中最弱,早在韩桓惠王时就臣服于秦国了。
秦王嬴政计划灭六国时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魏国曾经在战国初期非常厉害,但被秦国常年侵扰,慢慢就衰弱了下来。
本来有一次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机会可以恢复元气,但是魏王昏庸无能中了秦国的离间计罢免了信陵君,也就失去了最后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国是北方强国,有点势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比较能干的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让国势为之一振,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诸侯国。
但之后的赵王就比较昏庸,对本国的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重用,奸臣当道。
燕国开始比较弱小,经过几代燕王的励精图治,疆域不断扩大,发展的还算可以。
但是到了燕王喜的时候就喜欢穷兵黩武了,经常与邻国赵、齐搞摩擦、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消耗巨大,成为六国中的倒数老二,略强于韩国。
楚国在这六国中算最强的,一直称雄南方,兵多将广、地大物博。
但自从秦国的“杀神”白起攻陷过楚国都城一次后,就有点被打怕了,动不动就迁都城玩,大大挫伤了士气,国势就逐渐衰弱。
这就是当时战国七雄总的现状。
我们可以从中明显窥测出一个特点,就是秦国上升势头迅猛,其他六国都在不同程度的衰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很显然都和老大有非常大的关系!
老大厉害的,国家就会变强,老大无能的,国家就会变弱。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其实都是如此。
秦王嬴政就是这样一个厉害角色。
这家伙不像现在一些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甚至穷二代,一心想着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泡妞玩游戏,全无斗志理想,而是一个不甘心于享受既得成果的帝王。
他聪明好学,生性好斗,手段毒辣,雄心勃勃,把一统天下作为毕生之理想,而灭六国是他完成这一理想的最重要一步。
面对灭六国这个课题,秦王嬴政清醒的意识到虽然山东六国早已有了衰败之相,但都是大浪淘沙下来的,那不是说灭就灭的,需要做好周密准备才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么。
于是秦王嬴政便组织众臣谋士花大量时间制定了灭六国的战略指导方针。
大致如下:
一、以强大的政治外交攻势,拆散六国的“合纵”联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逐一并灭六国。
二、根据六国当时的强弱态势和山川地理形势,决定先由北路对赵进攻;
赵国被攻灭后,再转向灭燕;
继而攻灭韩、魏;
最后再进攻齐、楚两国。
显然,第一条偏战略指导,第二条偏战术指导。
正是按照这套打法开始了荡平六国的战争。
但是很多事情“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国家战争更是如此,战况瞬息万变。
在首先进攻赵国的过程中就是如此。
秦王嬴政开始采用的办法还是比较巧妙的,先利用离间计,挑起燕赵战争。
然后秦军借口援燕攻赵,分三路大军进攻赵国。
一路还算顺利,直打到赵国都城邯郸附近,眼看就要成功,战况却发生了逆转。
什么原因呢?
原来赵国有一个将领叫李牧,这可不是位一般将领,等闲之辈,可能很多人听说过。
那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著名战将。
此人之前一直在北部边疆防御匈奴,曾歼灭匈奴进犯之敌十万之众,威震四方。
“国难思良将”么。
赵王就自然想到了他,马上急调回来抗秦。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何况是一位中流砥柱的战将,李牧虽然曾经受到过不平等待遇,但是接到赵王求救马上带着边防军就赶了过来。
忠臣良将往往这样,比较听话,遇到明主可以成为盖世英雄,遇到昏君就可能成为刀下鬼了。
李牧最终结果也差不多如此。
所以要跟对人!
李牧不负所望,一战告捷,在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沉重打击。
当头一棒,开局不利,秦王嬴政接到战败的消息会是什么心情,不想也知道,那肯定是百爪挠心。
但受到如此严重的挫折,秦王嬴政并没有气馁,而是越挫越勇。
大凡能够成功的人,身上都有这个特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非常值得我们常人借鉴。
嬴政十五年秦军兵分南北两路再次对赵国发动攻击。
赵国仍然派出战将李牧带兵阻击。
李牧战争素养非常高,面对强敌,并没有两面开花,全面迎敌,而是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击北路秦军,战胜之后回过头再干掉南路秦军的打法。
由于李牧指挥的赵军是在对匈奴作战中经过血火历练出来的,风驰电掣,机动灵活,把秦军打的晕头转向,不敢应战,只好无功而返,撤出赵国境内。
秦军虽然前后三次对赵国的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达到灭亡赵国的目的,但是这也很大程度上已经让赵国国力急剧下降,兵源不足。
这个时候秦王嬴政并没有选择一味的死打硬拼,追着赵国不放,而是马上改变策略,从长计议,决定从最弱的韩国开始下手。
战况又将会是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