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电影
在时代的疮伤中,「爱」不分性别

在时代的疮伤中,「爱」不分性别

作者: 杜克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16:42 被阅读0次

    那是一个彷徨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张家汉与王柏德相识于年少轻狂之际,邂逅在四十不惑之年,爱情的甜蜜,会被海浪所淹没,却会像岁月的种子深埋在少年心中,再见时,以微笑,以挥手,以沉默。

    《旧约 雅歌》中说:“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谈爱情,我们何之渺小,因为到头来,我们很难确定爱是什么,也许在张家汉的心中,爱是一团火,他需要用自己的臂弯来为王柏德建造一个安全的堡垒,而那个堡垒,无人可以逾越,更无人可以践踏。

    而王柏德却更像一块冰,他难以消融心中的防线,又难以在那座堡垒中诉说爱的低语。

    两个少年,在冰与火的交汇中逐渐以狂热和寂静的方式找到了刻在对方心底的名字,这般感情,正如阿汉所说:“我们正在经历一段史诗般的初恋。

    是啊,每个人的初恋都像史诗般轰轰烈烈,不可控制,可是时代的变幻在催化着文明的进程,1987年的台湾,戒严令消除,变革正悄然发生,大街上有人举牌宣言:“结婚是每个人的权利,同性恋不是病!

    亚文化的认知里,男权女爱,社会伦理,家庭道德像一副枷锁捆绑着个体的自由,谈禁忌之爱,会被众人所唾弃,就如同那个大胆宣告自己是“同性恋”的男生一般,会被校园恶霸所欺凌,只是他仍然高傲地抬起自己的头颅,倔强而勇敢的对抗着周遭所有的辱骂,而这一幕,深深的撼动着阿汉。

    他有过质疑,也有过反抗,可神父也说过:“爱本无罪,有罪的是我们的欲。”

    造物主在创造男人和女人的时候,或许只是以某种不同的形态来展现人的外壳,但内在的构建却是一模一样的,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类对于自我欲望和自我认知的需求,而爱情则像是帮助人们找到自我的钥匙,它不分性别,只关乎自由

    在浩浩荡荡的历史年轮里,张家汉和王柏德只是渺茫一粟,可因成长于厮,难免会因环境而被迫隐藏,在台湾于2019年5月24日承认同性婚姻合法之际,许多同性群体因为此变革获得了内心的自由,这是社会文明进程所需,也是一次勇敢的胜利。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便是诞生在此次变革之后,和许多同性电影一样,却也不一样。

    诚然,我们将在平权后看到更多不同同性、跨性别等边缘人士题材,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也是本片为什么会在台湾大爆的原因。我和很多影迷一样,对本片抱有期待,坦白说,《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优缺点都很明显

    导演试图把一段校园的禁忌之恋融合在时代的疮伤和信仰之中,可这般野心需要平稳的叙事功力,很明显,导演还不够段位,且在塑造人物之时,欠缺很多考虑,相较之下,张家汉的角色更为立体饱满,而王柏德则稍显突兀。

    再加之后期剪辑的凌乱以及滥用的情怀,使得本片陷入一种故作姿态的语境中。

    两位演员撑起了这段故事,这是需要着重表扬的,尤其是陈昊森所饰演的张家汉,把人物前后内心的改变都演绎得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令我们完全信服于两个角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两位95后表现可圈可点

    张家汉的性格塑造是电影细节描述最真实的一点,他影射的是众多同性身份的境遇,爱上一个男孩,暗藏在心中不敢确定,更不会主动表达。

    在目睹了被暴虐同性男孩的一幕后,他也问过对方,得到的答案如此确定更令他内心变得颤动不安;于是他逐渐认清了自己,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在生活中陪伴在王柏德身旁,在王柏德被开除时挺身挡在他前面。

    在他不确定王柏德对他的感情时,他用最直接的身体接触来释放王柏德心中的压抑,也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那场浴室戏码是整部片子情感和情绪升华的重要转折点,两人坦诚相待,相拥而泣,那一刹那的无声告白始于王柏德亲吻了张家汉,也终于王柏德极力推开张家汉。

    这是王柏德性格塑造模糊不清的失败点,前期他被刻画成不落世俗,反叛而行的青少年,是他主动帮助受虐的同性男孩,也是他敢于和校园恶霸做抗争,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才吸引了张家汉的目光,这是两人性格互补之处。

    但后期他却唯唯诺诺,不敢真实面对自我,更不敢挑战父权的强制,这样的落差使得我们对这个人物产生了一种模糊感。

    然而导演很会抓住观众的情绪点,所以在多处重要的场景下都以两人的亲密接触展现,只是这样的情绪过多难免会落下俗套

    在这一情绪处理上,来自阿根廷的导演马可·伯格则高明许多,他拍摄的《夏威夷》和《金发男子》都很好的做出了若即若离,欲拒还迎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完全靠导演敏锐的细节捕捉。

    《夏威夷》 《金发男子》

    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说得直白些还是老旧的校园爱情故事,只是被放置在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背景之中,让人物的历经与时代挂钩,却因为导演的失衡让电影产生一种断裂感。

    当然,我们总是会被年少爱情所打动,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电影以海边两人背影结束,会给观众制造一种遗憾的美丽回忆。

    但导演却又渴望用中年邂逅的戏码来缅怀年少时光,只是过于刻意的安排反而失去了本片的纯真美感,大可不必。

    在LGBT电影制作逐渐成熟、完善化的今天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推动作用,尤其在台湾平权过后,更多的社会性质需要被电影人挖掘,从而得到价值提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出现打破了限制的边界,正如片中戒严令的废除,人们心中的自由在随着文明的进步而释放,但我们真正想看到的,不只是充斥着浪漫清新的校园爱情,而是多元化的社会人群展现。

    与此同时,《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不失为一次难得的影像体验,它以最简单而虐心的方式告诉我们:爱,最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时代的疮伤中,「爱」不分性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b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