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不受时空限制,哪怕只是几千年前一则小小的寓言,如果能读懂其中精髓,也可以受益良多。
最近又读到《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想到当下的很多人,很多事,颇有感慨,于是抒发感慨,聊以慰藉。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韩非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样:
楚国有个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来装珍珠,将盒子熏了用桂椒制成香料,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盒里的珠玉还给他。
这则寓言很多年前就读过,但是其中含义直到如今才略知一二。
这则寓言常用来讽刺一些愚蠢的人,只关注事物外表却忽略事物本质,做出舍本逐末的傻事。
一说到“愚蠢”,我们就自觉把这顶帽子戴到别人头上,我们远远地看着,洞若观火地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很多时候,我们看得清别人,看不清自己。
我们能看到别人的愚蠢,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能看到别人的肤浅,却看不到自己的浅薄。
我们鄙视别人以貌取人,可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总是容易被表面的美丽迷惑,不愿去探索内在的心灵美。有一天发现那个美丽的躯壳后面有一个苍白的灵魂,我们又怨天尤人,好像被欺骗了。
其实,那不过是因为自己过于注重外表,而不知道闪光的灵魂才是最珍贵的明珠。
很多男人在择偶时就是如此,口口声声要娶个漂亮的老婆,生怕别人不知道。等到把美女娶回家里,过上一两年,才发现彼此沟通都困难,于是开始嫌弃妻子只有一副美丽的躯壳。
这怪谁?要我看,问题不是出在女人身上,她结婚前就是这样:不爱读书爱化妆,不求上进贪享乐,不存在谁欺骗谁的感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鱼难道能怪钓鱼的姜太公?或者鱼钩?即便用美貌做诱饵,也是你自愿咬钩,否则谁也不会把钩子塞你嘴里。
有首歌叫《都是月亮惹的祸》,歌词这样写道:
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夜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指间只想和你到白头
换个角度来看这首歌就是典型的“甩锅”,掩盖了真正的原因,把罪过都推到对方身上。不说自己有眼无珠,倒怪别人诱惑自己。即便真是诱惑,也怪你没有定力,经不起考验。
买椟还珠的历史,每天都在上演,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什么是“椟”,什么是“珠”,所以才为了“椟”丢了“珠”。
往往越喧哗越华丽的,越是最没有价值的。
就像股市中有些股票,一天之内飙升涨停。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股票最好不要买,熊市里跌的最凶的就是这种妖股,一下把你套牢,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甘。
生活里那些最高调的人,把话说得最满的人,往往是最靠不住的人。他最擅长用夸张的语言来煽动情绪,获得别人信任。一旦他的话被证实不实,他马上准备好了另一套说辞。奸诈之人必有脱身之计,吃亏的就是你。
而真正有价值的“珠”,往往最朴素最不显山露水,只有具备一双火眼金睛的人,才能识别出哪是最有价值的“珠”。
具备“珠”价值的人,不擅长对外炫耀,他不屑宣传自己,因为有内在的丰富世界,有立足世界的底气。
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实力,像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获奖之前默默无闻,一朝获奖天下闻。难道她的优秀出于偶然吗?才不是。只不过她醉心于研究,并不在乎宣传和包装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它的光芒一定超过那些表面镀了光的破铜烂铁。就像水,流得“哗哗”作响的都是浅水,静静流淌的才是深水。
不犯“买椟还珠”的错误,除了具备一双识别“椟”“珠”的火眼金睛,还要有足够的定力,能抵制“椟”给人的诱惑。
前些年民间借贷如火如荼,有些人靠三寸不烂之舌就空手套白狼,用皮包公司引来千万投资。很多人在做着一夜暴富的春秋大梦时,却被公安通知遭遇了诈骗,所谓的大公司一夜之间蒸发,半辈子的血汗钱就这么被人卷走了。
骗子固然可恨,但那些敢把钱交给骗子的人就没错吗?为了贪图那高出银行几百倍的利息,找了骗子的道。你看中的是人家给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典型的“买椟还珠”。
那些口口声声说被“渣女”骗财的男人可以闭嘴了,所谓的“渣女”正是看准你贪恋美色,胸无点墨才投你所好。这本来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谈什么上当受骗?
如果你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如柳下惠坐怀不乱一般,渣女们自然对你敬而远之。
你若芳香,蝴蝶自来。不被虚假所骗,看起来是外界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在自己身上。如果你远离浊臭,内外兼修,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你遇到“珠”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但愿,我们都有一双慧眼,面对事物时分得清孰是“珠”,孰是“椟”,不被表面的华丽蒙蔽,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2022-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