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丨亡国那一天

作者: 赵小册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21:38 被阅读69次

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宋军已经围城多日了,金陵早就成了一座孤岛。

今天是二十七日,最后的期限。宋军主帅曹彬着人送来的劝降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二十七日,如不献降,必定攻城。”

终日惶惶的李煜,日日噩梦不断,总是梦到宋军破城、自己身死,国破家亡的惨状不止一次的让他在梦中惊醒。

今天,到了最后的期限,噩梦反而无影无踪了。在刚才的恍惚中,他梦见了父王,梦见了母后,他们亲亲热热的唤着他的小名“从嘉”。娥皇也在,抱着父王赐给她的烧槽琵琶,弹着她最喜欢的曲子。还有四岁的仲宣,抱住他的腿,柔声柔气的喊“父王”。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再跟他们说话,他们竟然毫无反应,完全听不见。他急的大声喊,却一下子失足坠落,吓出了一声冷汗。

李煜抬眼一看,窗上露出了些许微光。他刚才,是梦到去世的亲人了。

李煜听到随侍的太监在门口小声的说话:“娘娘,宫院中的柴草都按国主的吩咐堆好了,书画也准备好了。”只听嘉敏答道:“知道了。”

李煜推身坐起,见嘉敏进来。她穿的还是最喜欢的天水碧的衣服,只是没有上妆,略显憔悴。最近的嘉敏格外的沉稳,以前活泼开朗的她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很有些娥皇的影子。

嘉敏走进来,服侍李煜起身、洗漱、用早膳。这些平常都是宫人们做的事情,今天嘉敏却亲侍左右。整个早晨,两人都默不作声,但两人的眼神里却全是默契和坚定,所谓的心意相通,就是这样的吧。

出宫门的时候,嘉敏看着李煜,只说了八个字:“国主殉国,臣妾殉夫。”李煜听了眼眶一湿,复又紧紧握住嘉敏的手。

02

两人带着贴身宫人,来至架满柴草的宫苑中。这时几十个大臣和满院的宫人都跪下齐声道:“国主,娘娘。”大家的声音不似往日,皆有悲戚之声。

李煜看了看大家说:“朕身为国主,却致国破家亡,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江南的百姓,也对不起你们。今日城破,朕绝不苟活……”

众人一听,哭声一片,也有愿一同赴死的,也有哭哑了嗓子,直喊“国主”的。

大臣徐炫跪说:“国主以身殉国,臣等也当以身殉国。臣等误国误民哪!”

李煜说:“你们……不可以!宋皇帝赵匡胤算不上暴虐昏君,你们或可活命。”

徐炫继续哭诉说:“只是国主去了,宋军破城,那金陵的数十万百姓有何所依。国主一向仁慈,体恤百姓,不能置百姓生民于不顾呀。为天下苍生计,臣斗胆……斗胆请国主……为天下苍生向大宋请命。”

李煜沉默,是啊,对自己来说,作为一国之主,要么死,要么降。可天下的人逐鹿中原,不过是王侯将相在争夺天下罢了。说到底,受苦遭殃的,还是百姓。我今天忍辱献降,或者可保住这些人的性命。他日若被宋军凌辱,不过一死罢了,还有什么更坏的情况呢。

沉默良久,李煜的手都被自己掐的起了青痕,却一点都不觉疼。他在那一动不动的站了很长时间,然后转身对着苍天长拜,痛哭不止,众人也皆随拜哭泣。许久之后,李煜转身复对众人,挤出五个字:“朕-决-定-献-降”。一边说,一边不禁又泪流满面。底下也跟着一片哭声。

后来李煜都不知道是怎么挪到书案前,怎么写的降书。以前写诗词,也是坐在这张熟悉的桌子前,也是提着熟悉的笔,也是对着窗外的一片繁花。那个时候,心里是何等的快适安然;可是今天,这支笔却好像有千斤万金重,提也提不动。

03

写完降书,换好白色素衣,就准备出城了。走在路上的时候,两侧的百姓皆跪地,哭喊国主。可是这个国主究竟做了什么呢?这个国主又何德何能让百姓留恋,又何德何能承担百姓这最后一跪呢?

枉杀忠良,国土沦丧,自己只是个亡国之君罢了。潘佑、李平、陈乔都自杀了,皇甫继勋兵败被杀,最后的援军朱令赟,十五万大军也全军覆没。李煜觉得最对不起的是林仁肇,当初他听了大宋的谗言,只当林仁肇暗中通宋,就下令杀了他。可是后来才知道,他中了宋朝的离间计。

他当初直言劝谏,李煜总是烦他说话不中听,屡次顶撞,于是心里对他一直有所不满。可现在才知道,他直言进谏,也是为了南唐的江山,也是一片忠心。可现在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知道了,可一切都晚了。

刘澄倒是相反,他平时表现的忠心耿耿、蜜里调油。他当初那些信誓旦旦、表忠心的话,说的比谁都多。李煜派他去守润州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的金银财宝也都装船运走了,还四处扬言说:“这些财宝都是国主先后赐给我的,现在国家有难,我要用这些财宝换军饷。”

当时李煜还感动不已。可是他军饷没换,却先挤走了增援的卢绛,然后又直接打开城门,拱手就把润州这个金陵的门户重地,送给了敌军。现在看来,只有到危难的时候,才能见人心哪。

李煜在路上走着的时候,分明也看见了林仁肇、潘佑这些忠臣在对他叩首,但又像是在指责他;他也看到了刘澄那张小人的嘴脸,曾经虚伪奉迎的样子。这些人的面孔交替在李煜面前出现,既真真实实的存在,又像梦幻泡影般的虚幻。

04

“嘎吱”一声,城门开了,一队人随着李煜出了城门。李煜最前,小周后随后,还有四十几名官员,皆列队素衣出城。走到主帅曹彬的面前,献降书、献玉玺,然后一行人跪拜叩首。

主帅曹彬倒不是想象中凶神恶煞的样子,他对李煜说:“您就是李六郎吧。末将甲胄在身,不便行礼。”也是,对一个亡国之君,哪用行什么礼呢。

李煜问:“降后如何?”曹彬答:“大宋皇帝为您在汴京准备了一所庭院,皆是依江南的习俗所造。大宋皇帝仁德,临行交代末将,不得枉杀百姓。”

李煜听后,有些放心,但眼神里仍带着疑问和掩不住的惶恐。曹彬诚恳劝到:“归朝之后俸银有限,最好是多带些金银珠宝,宫中财物现在还任您取用,一旦被府库封存、登记造册,就什么都拿不走了!”

虽然是敌军之将,李煜却从曹彬的话中感到一丝丝的善意。在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善意,也会让人心生温暖吧。

李煜再行礼到:“请将军准许我去宗庙向列祖列宗谢罪。”曹彬沉默良久,说:“可以,但请即刻就回宫中准备行囊。”

于是李煜就被一对人马“护送”着去了宗庙。到了宗庙,李煜触景生情,伏身在地,对着台上的列祖列宗磕头谢罪,直哭不孝,额头都磕出了血。李煜随后看着柱子发愣,眼神坚决。随行的士兵怕他想不开,回去没法对皇帝交代,也不管那么多了,就把李煜拉出了宗庙。

从宗庙出来转到宫里,教坊那隐隐传出乐声。那乐声分明是离别的曲子。教坊的曲子,平时听起来只觉轻歌曼舞、巧笑嫣然;现在国破家亡、即将去国离乡,这离别的歌声却尤其的侵肌透骨。这些教坊的人是在送别吗?

不止李煜,宫里的宫女宫人,听了这离别的曲子,也都触动情肠,泪流满面。李煜是亡国之君,没法照顾他们,没法带走他们,就像没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一样。现在只有泪眼相对了,也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再见。

李煜回宫粗粗的整理了行装,然后就要坐上那艘大船,去到遥远的汴京了……


PS1:

后来李煜写了写一首“破阵子”,回忆亡国那一天: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PS2:

李煜被送到汴京后,被封为违命侯,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同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三年后,就在七夕节、李煜生日的当天,李煜因作了一首“虞美人”,引起了赵光义的猜忌,遂命人赐药酒,毒杀了李煜。一代词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

相关文章

  • 李后主丨亡国那一天

    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宋军已经围城多日了,金陵早就成了一座孤岛。 今天是二十七日,最后的期限。宋军主帅曹彬着...

  • 【第2天】【1007】李煜的两首词

    最近开始背李煜词。李后主的词,早期旖旎多情,亡国后笔触越发苍凉,道尽亡国痛。自此,一代词宗方成。 说来李后主的词,...

  • 南唐后主李煜,一首《虞美人》背后的故事,唱尽无数的恩怨情仇

    文丨孤篇君 图 | 网络(侵权必删) 阅读用时2分钟 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一首《虞美人》让我们了解了这位“亡国之...

  • 李后主亡国《1》

    宋太祖赵匡胤巩固了.自己的君权,稳定了国家的内攻,国家实力也逐渐强盛起来。但是,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割据...

  • 浪淘沙

    今日读李后主,读到了浪淘沙,梦中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亡国之君的亡国之恨,由此可见,他...

  • 《玉 楼 春》

    一一 也 说 李 后 主 李后主,这位南唐的亡国之君,作文人倒是相当有才!他的作品在写景传情,勾勒描抹方...

  • 曾经美好皆埋没,如今愁绪满满

    公元975年,李后主亡国,被俘。到他的内心中仍然对故国无限怀念,相传在七夕那天,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

  • 浮生如梦-溥仪

    末代帝王最难释怀的便是那句“朕非亡国君” 汉献帝是如此 李后主是如此 崇祯帝是如此 溥仪也是如此 电影末代皇帝平静...

  • 后主刘禅昏庸中的精明

    “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后主遭遇,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没好下场,但刘禅是个例外,他不仅完美复制刘...

  • 趣议才子们

    提起才子,首先想到的是李煜。纵观历史,没有哪个朝代亡国亡的比宋惨了。而李后主,是个被时代屠戮的可怜才子。少年时读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后主丨亡国那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iq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