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许多和我一样今年转业回地方的部队军官奔波在各种笔试、面试的路上,为了一份下半生稳定的工作绞尽心智、不辞辛苦。
昨天,某位战友在微信里分享了他参见某个单位面试的经历,说该单位总共出了四道题,分别是谈谈对该单位的认识、简单阐述在部队写过的最重要的材料、新旧党的纪律处分条例有哪些区别和改动、最后用英语回答对中美贸易战的认识。
该话题瞬间在转友(部队转业干部之间的昵称)之间变成热门,有的直接打出“吐血”的动画,有的指责该单位是故意刁难军转干部,有的调侃这哪里是选择就业岗位,简直是选外交官或者副总理嘛……凡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一句话,就是觉得面试单位不厚道。
刚开始,我也觉得要求军转干部用英语回答问题确实是强人所难,毕竟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在我身边还是比较少见。但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作为单位人事部门,肯定也是希望能找来适合本单位工作、为本单位创造价值的人才。
作为军转干部,我们之所以激动、抱怨、指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优越感在作祟,总觉得我们当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兵,理所当然就应该被照顾好、安置好。其实,这种心态是可怕的“巨婴心态”,如果不做改变,将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转业安置甚至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工作、家庭方方面面。
当今社会的竞争早就激烈异常,地方上的求职应聘面临的困难和条件比我们更多更苛刻,每一个在职场胜出、人前风光的人,背后付出的艰辛可能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当别人在默默拼搏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是否习惯了在体制的保护下,慢慢失去了奋进的动力、慢慢丧失了敏锐的观察。不可否认,我们中很多人在单位上是骨干、是中坚,但我们很多工作重复率高,积累一定经验就能做到得心应手。可我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仅对社会上的热点知之甚少,甚至连身边一些新事物都懒得知道,一边拿着体制相对丰厚的薪水一边抱怨体制的不公,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沉沦。等到有朝一日突然醒觉,才发现除了年龄增大、身材增粗,竟然身无长物。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结果怎样,最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在部队辛勤工作的关心和照顾。但我们不能将这份关心和照顾当成理所当然,继而提各种无理和过分的要求。因为,尊崇的地位不是闹出来的,而是靠自己过硬的能力奋斗出来的。如果说先前我们错失了提高自己能力素质的种种机会,那么回到社会,我们就要时刻绷紧危机意识这根弦,想办法继续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在新的岗位上谱写出新的荣光。
不要说什么来不及,君不见活到老学到老的例子比比皆是,任何借口都是懒惰冠冕堂皇的理由,经历过新兵连锤炼,经历军营的磨砺,任何困难在我们面前都只是纸老虎。要始终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