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意长江美文读山品水
品读石首:因石成县名,刘备在此办婚庆,俞伯牙在此遇知音

品读石首:因石成县名,刘备在此办婚庆,俞伯牙在此遇知音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3:38 被阅读0次
石首市新貌

奇妙:一爿孤石成县名

石首孤石陨,县名古今存。

地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之石首,西晋太康5年(公元284年)始有县治,以“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得名。

唐代诗人王周《石首山》曰:首出崔嵬占上游,迥存浓翠向荆州。空闻别有回山力,却见长江曲尺流。

已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团山寺,大溪文化遗址高陵扈家岗、高基庙城壕岭,屈家岭文化遗址走马岭古城,验证石首古城比黄河流域古城要早数百个年轮,耀入“国保单位”门庭。

走马岭文化遗址

走马岭告诉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境即有人类活动,长方形古城址有诸多房屋,两端分别筑有城门。走马岭遗址,为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和埋葬制度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石器类有钺、斧、锛、镞、刀;器皿有鼎、豆、壶、罐、瓮及纺轮;泥质陶器有灰陶、红陶、黑陶;纹饰类弦、篮、绳、方格及镂孔……

曾记否,石首之绣林古城,弥漫明代烟云:城以砖筑,周长1360丈,高1丈4尺。城设五门:东为镜湖门、南为观山门、西南为阜聚门、西为川至门、北为江浦门。

曾忆否,石首历史渊长,文化厚重。境内散留有范蠡祠、刘郎浦、照影桥、望夫台,更有遇“知音”的调弦亭……

牌坊18座,烁古更耀今

明朝内阁首辅杨溥

地灵人杰,单说明朝,石首竟有“三阁老”、“二尚书”、“一太史”彪炳史册。

石首三位阁臣都曾任尚书。三相坊,尚书坊、探花坊、太央坊、御史坊、少史坊、太师坊……18座牌坊赫然高耸

“杨溥宣宗九年迁礼部尚书、正统三年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璧兼东阁大学士”,吏部左侍郎袁宗皋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之诰南京兵部尚书亦兼北京刑部尚书”。如此,石首便是“三阁老五尚书”。

石首的骄傲更在于:“楚相十二,石居其三”,此乃喻嘉才《绣林景献记》的原文。

哦,古代王侯将相,阁老重臣,发迹于斯,归隐落葬于斯者,不胜枚举一一

炼丹家葛洪画像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桃花山,死后葬于鹿角峰;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在调弦口,弹琴断线,遇见知音钟子期结为兄弟,后人于此地建有“调弦亭”。三国时孙刘政治联姻,刘备迎孙权之妹完婚于绣林,“刘郎浦”亦被视为石首第二个名称。

调弦亭

南岳山,有纪念晋代炼丹家葛洪在此开田种玉而修建的玉田寺;

高陵岗,有后梁孝宣三王墓,孝宣公主墓,明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墓;

团山粟林岗,有明太子太傅王之诰之墓;

画儿山,有明文渊阁大学士袁宗皋墓;

笔架山,有明东阁大学士张璧墓。

呜乎,斯人魂归故里,寺院兴建于斯一一

桃花山,群湖环,百泉汇,风景秀,宛若巨龙起伏连绵,东晋建寺谓龙泉。

龙泉寺

曾几何时,东岳寺香火鼎盛:三国刘孙联姻婚庆在兹;唐朝诗圣杜甫泊舟在兹;宋代大文豪黄庭坚咏诗书匾在兹;明朝“公安派”文星袁中道记游山水亦在兹……

东岳寺

哦,往事并不如烟。而今石首:石头陨没,牌坊无踪,古镇凋敝,唯有那烧钱惑人的寺庙被复旧迎新。

但愿,古代名臣们的文化精气神凝聚于此,能给当今石首人一些忠告与提醒……

相关文章

  • 品读石首:因石成县名,刘备在此办婚庆,俞伯牙在此遇知音

    奇妙:一爿孤石成县名 石首孤石陨,县名古今存。 地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之石首,西晋太康5年(公元284年...

  • 知音

    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一直感动着世人 愿耄耋之年,也有友人陪我在此凭吊

  • 人生难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

    人生难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知音的故事。“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

  • 读书给你听(五)知音之交难遇,管鲍之交难得

    在武汉汉阳月湖之滨有一处名胜叫“古琴台”,被誉为“天下知音第一台”。据说,当年俞伯牙在此偶遇钟子期,伯牙用古琴演奏...

  • 知音~在此

    人活世间 知音难寻 闺蜜间无话不谈床上榻下活色生香各揣小私心…… 老公希望你懂了他也懂他的朝三暮四小三小四…… 老...

  • 永远的知音正是自己

    永远的知音正是自己 文/石岩磊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的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 《陈情令》之国风元素:高山流水遇知音

    《陈情令》之国风元素:高山流水遇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到《笑傲江湖》中的...

  • 五言长韵《伯牙·子期》

    俞伯牙`钟子期,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赏析`他们是彼此的挚友,子期病故`伯牙摔琴`从此再未拨动琴弦,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 永远的知音

    本文转载来源:石岩磊简书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的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会...

  • 说说调关的“关”

    石首调弦口,因伯牙曾调弦于此而得名。今又名调关,其得名是因为清代在此设关课税,调弦口因地处湘鄂两省要冲,有其较高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石首:因石成县名,刘备在此办婚庆,俞伯牙在此遇知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sl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