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人间四月,宛如梦境。郊游、踏青,不负春色,是当此之时大家最乐意去做的事。
清晨、傍晚、休息日,我们走出家门,去拥抱春天。
的确,最美人间四月天!它能唤醒人们所有潜伏着的梦想。令大家欣喜的,春天不仅仅钟情于田野与乡村,它也踏足拥挤繁忙、充满建筑物与机械化气息的城市的各个角落。它无比温柔又无限慷慨,使这眼下的世界霎时间变了模样,焕然一新。我们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以及春天里璀璨的阳光,柔和的暖风,沁凉的雨露。
『随笔』人间四月中,寻访现世的桃花源身边郁郁葱葱起来的翠绿屏障,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总使我们的心中充满欢愉,对当下的生活心满意足。犹如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源”。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田园派的创始人。他的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千百年来牵引着无数文人的归隐梦。
我特别喜欢文中那段关于桃花林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脍炙人口的词句早已被我们熟记于心,并且每当百花盛开的季节,它们总是跃然浮出脑海,给当下的风景增添无数优雅意蕴。
『随笔』人间四月中,寻访现世的桃花源真的好向往文中那片桃花林,但,如此景象在当下并不难寻。而文中那无可替代的美好,则是源于千百年时光的润色,以及作者本人当时心境的悠然与清澈。所以,我们心中的桃花林,不止存在于晋太元年间,它早已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相传至今。只要我们暂时放下浮世的烦恼,如陶渊明般将心态放平,欲念归零,眼前的春色、缤纷花瓣雨,即是陶渊明的桃花林了!
除了那片桃花林之外,“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后,那个与世隔绝的村舍,是何等美好之所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个令人羡慕加向往的田园居所!
中华悠悠五千年,自陶渊明至今也有千余载,无数的后世子孙欣赏着他的文字,敬仰着他的境界、修为与人格。但,有一条可以肯定,人世没有完美的人。陶渊明是自古以来,“归隐”的代名词和典范,可他的消极心态却并不符合现世的观念,也不为当今的我们所欣赏。
『随笔』人间四月中,寻访现世的桃花源与世隔绝,清净,自然很好。但当政通人和之时,我们便渴望人与人的交往与友谊。只不过当今世界神速发展,很多资质平平的普通人苦于面对这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在摩天建筑物和拥挤的地铁、商场,朝九晚五的格子间里,对快节奏的生活感到疲乏,被动而麻木地透支着有限的精神与体力。从这一点上来讲,乡村是多么美好又令人向往。
要我说,于乱世中陶渊明那美好的村庄,放于当世只有一点缺憾,那便是与世隔绝。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一望无际,能够望得见天的尽头、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茫田野。我们的低矮村舍居于其内,如同原始的快乐乡村,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简单,安静,健康,怡然自乐。
如此,当是我全部的、唯一的心愿!
『随笔』人间四月中,寻访现世的桃花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