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app增加了两个模块“市集”与“社区”。这片美食森林逐渐丰富了它的生态构成。
从最初的在这里学习美食制作,到与厨友交流美食经验,再到购买厨具食材。这里一步步满足了用户更多的需求。大家由原来的一月来一次,到一天来一次,到一天多次,因为你爱上了他。这里已经变为了你的一个实现梦想、体现价值、感受生活的地方。
虽然下厨房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它们都是带着唯一的目标而出现—让人们在厨房里做出更美好的食物。
每一个功能都没有偏离方向,始终记住自己的目标。
每一个功能的出现都在恰当的时机,从来没有那么生硬的凸现。待环境成熟,自然而然。
之前下厨房为了寻找盈利模式,也曾在页面上挂几个广告,关于食材的广告,设计精美与全站清新风格统一。后来取消了。
2014年11月“市集”上线,这个b2c的电商板块为下厨房找到了盈利模式。这个功能不是为了盈利而做,不像广告。在下厨房发展到千万级用户数时候,购买食材厨具这些需求已经变成了大需求。毕竟在自家附近买比跳出下厨房到其它app去买要方便,听着熟悉的厨友建议要比陌生人的评价靠谱。市集模块应势而生。
与“市集”板块并列的板块叫“社区”。茶余饭后厨友们来到这里,聊聊关于厨房的一些事情。现在社区里有两个模块“市集讨论区”与“周边”。一个从话题范围的维度创建,一个基于地理位置创建。我想慢慢的这里会有从各个维度创建的讨论模块。只是时间没到,正如下厨房一贯风格,顺势而为,待到时机成熟,自然而然出现。
进入“市集讨论区”看到里面讨论的主题并不都是与市集相关。下厨房还没有创建一些功能规则来限制这个模块的内容产生。
比如:可以在创建内容的入口设计一些规则,来引导与限制用户创建内容。当用户创建内容时候要选择分类,基于市集分类的选项。还可以添加某一商品的链接,以便用户针对某商品进行讨论。但是现在下厨房还没有做这些。现在的创建内容页面只是一个基本的极简功能,直接输入内容然后保存发布。之所以这样我认为:一、先降低创建内容的门槛,待数量达到临界值再设计规则。二、先让其自然发展,根据自然进化的方向再设计规则。
进入“周边”模块,一切还处于初始阶段。内容更新频率很低。大家也不太清楚在这里要说些什么,都是些无意义,故意找的话题。不过我所处的周边用户密度还可以。相信随着时间,这里生态会变的丰富,规则也会逐渐的建立。大家会在这里找到价值,满足自己的需求。
围绕着让更多的人在厨房里做出更美味的食物的目标,下厨房的生态会更加丰富。如:美食文化—在这里可以交流了解五千年的美食历史,地方特色。营养搭配—怎么合理地搭配每一餐,各种食材的相生相克。线下—厨艺比赛、交流,以美食为主题的聚会。以及—下厨房美食出版物。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能力提升,物理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体验到,但是对于美食却很难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盐的味道、糖的味道、花椒的味道、八角的味道、桂皮的味道,一切食材与香料的味道也许通过大数据可以获取并模拟出来,能够让人们在虚拟世界感知到。但是这些食材与香料的滋味随着比例、火候、食材生长环境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千滋百味、变化无情。每一口、舌尖的每一瞬间的感觉都是不一样。这些是不太可能被计算机模拟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被美食分割。
下厨房在成长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期待它能够进化出更加完美的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