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这是白居易的晚年生活,豁达、通透,从诗中便可窥见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这样极简的生活,不过是一顿饭,两碗茶,但却胜似灵丹妙药,百病全消。
李清照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泡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坐在窗前,享受午后温暖的阳光,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中国人自古喜爱饮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品味人生。
静静地观看一片茶叶在清澈的杯中翻滚、沉淀,水由浓变淡,一壶茶也从香醇到无味,这不正是像我们的人生,一个从更多的欲望到无所求的过程吗?
中国人爱茶,自古有之。茶,同样与宋人的生活、宋代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黄庭坚喜好品茗,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因为这样的雅趣,他还得到“分宁一茶客”的雅号。他爱喝茶,爱品茶,更爱茶之精神和风流。
黄庭坚的家乡修水盛产茶叶,对茶叶的生产和茶叶的品质优劣十分了解。
他在大名府国子监办公室里,由于公务不多,闲来经常同三朋四友品茶论学,因此他的茶词写得相当好。
宋哲宗元祐年间,北宋都城群英荟萃,黄庭坚经常以茶赠友,再以诗词往来唱和,十分融洽。
在此期间,黄庭坚因为茶结识了文彦博,文彦博也爱茶,他曾经在福建地区采茶送给黄庭坚,黄庭坚十分高兴,两人友谊渐深。
当黄庭坚品尝了好友送来的茶后,深有感触,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茶词作。而当茶邂逅词,岂是一个美字了得。
这首《满庭芳·茶》,词牌后面标注“茶”字。其实,诗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茶抒怀,品人生、品历史、品社会。
此词虽题为咏茶,却通篇不着一个茶字,翻转于名物之中,出入于典故之间,不即不离,愈出愈奇。
特别是用司马相如集宴事绾合品茶盛会,专写古今风流,可谓得咏物词之神韵。
《满庭芳·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宋•黄庭坚
赏析
此篇为咏茶词。词中以茶为中心,纵横于名物之中,出入于典故之间,写尽古今风流。词的上片极言茶之风神,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词上片的意思是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意,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苑春风: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是贡茶的主要产地。春风:即指社前之茶。
圭(guī):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圭方璧圆,喻茶饼形状,也指茶饼珍贵。
尊俎(zǔ)风流战:“战胜风流尊俎”的倒装。尊,通“樽”,酒杯。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鹧鸪斑:以其纹色代指茶盏,极珍贵。
该词先从茶的名贵说起,由于是贡品,故采择十分讲究。
如此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千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
“碎身粉骨”二句写得刻至,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
接着写茶之用,茶能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战胜”、“开拓”,字面切合凌烟功臣。
以下说:更有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
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词下片的意思是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
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
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文君:卓文君,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与汉代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
词的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这里写自己雅集品茶,却翻出司马相如的风流情事。
茶可解渴,故以“相如病渴”引起。紧接着带出他的宴宾豪兴,又暗暗折入茶会行令的本题。
“为扶起灯前”下四句,是承接字面,明写司马相如的酒兴文才,实暗指茶客们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
“一觞一咏”两句,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文典“醉玉颓山”,用《世说新语。容止》中嵇康之事典。
“搜搅胸中万卷”,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还倾动、三峡词源”,用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
以上连用四个典故,真是“无一字无来处”。最后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他们的风流茶会作结,全词亦至此归结为一。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