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父母成长危机,感觉不统合》,从书中我看到了父母和自己的影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影响着我本身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举止,同时老师道出了我的心声:理解别人,解脱自己,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贵人! 字里行间都感受到老师的慈悲与大爱 。我尤其对书中《自己没有的,就给不了别人》特别地有感触。
1、敏感的父母,给不了孩子安全感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主,对物资有着极其的匮乏感,对生活充满着忧虑与恐惧。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的鸡,到我喂养的时候,如果不见,我就特别的恐慌,害怕妈妈会骂我没有把鸡看好,而被小偷偷走。那时心里就默默祈祷鸡快点回来。还有小时候家里刮台风,妈妈就会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不是担心屋顶被掀,就担心田里的庄稼被毁啦……而爸爸不善言辞,也是整天忙碌,为生活奔波,也是属于胆小怕事的人儿。
总之,他们就是触觉过于敏感的人,就像书中所说这类父母的担心和负面假设较多,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教给孩子的就是对外界的安全感不足,面对新事物的挑战常常担惊受怕……所以触觉过于敏感的父母是给不了孩子勇气和安全感的。然而现在的我就是属于那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儿。
2、父母感统失调,当心孩子变自私
书中还说到如果父母感觉统合失调太严重,言行举止上粗糙、草率,条理不清,健忘,没有组织性,冲动、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那么,孩子的身体感官就是浸泡在这样子的感觉刺激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类似的网络和神经反应,这样的孩子就会专注力不足,没有计划组织能力、脾气大、自私、想法幼稚。
对于我的妈妈来说,由于为了干田里的农活,早出晚归,很少打理家里的内务,很多家具用完极少归位,一切都是匆匆忙忙,给我感觉家里都是不怎么干净整齐的,所以我从小的秩序敏感期都没有发展起来,所以现在做起事情来,很容易混乱,没组织性,没有条理性。所以父母的感觉状态影响着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甚多。
3、感统训练——解脱自我的道路
从心里知道,爸妈都想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但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也受到他们的父母的影响,各有各自感觉统合发展不足的地方。他们没有的,就给不了我们。他们也不容易,他们也是受害人呀。自从学习了感觉统合,了解感觉统合,我理解并包容他们。作为成人的我,要对自己负责,对于自身的感统失调的地方,唯有走上一条自救的道路才能解脱,那就是凭借意志力,进行足量针对性感统训练。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有使命感的人儿,但光有使命感是不够的,还要有实现这份使命感的能力才行,就像王老师所说的只有自己拥有的,才能够分享给别人,反之,自己没有的,就给不了别人。为了实现我心中那个伟大美好而无私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评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一定要进行足量针对性的感统训练,让自己更好服务自己与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