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让众生牵肠挂肚的就是宝黛的恋情,黛玉为情而死,宝玉郁郁寡欢心难宁,最终出家为僧。天下多少痴情儿女的婚事皆未成功,最后都化为了东风,却独独这宝黛的恋情惹了众怒,太多太多的人心里忿忿不平,发誓要为宝黛之恋讨个公道,把一干与此无关的人物拉来充当元凶,极尽声讨之能事,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方解心头之恨。
宝黛之恋最终未能成功步入婚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步步解开这个谜底。解读的前提是不能枉加猜测、推论,一切均要以《红楼梦》(前80回)文本为依据。
宝黛的前生今世。
作者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就交待得非常清楚了,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黛玉因为受了天地精华、雨露滋养,得以脱去草胎木质,修成了一个女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作者还特别交待,“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也就是说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天生的,内在的。
后来,因为神瑛侍者思凡,想乘昌明太平朝世,下凡造历幻缘,黛玉则是因为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没有此水归还,见神瑛侍者下世为人,她也便追随着神瑛侍者去下凡,并且誓言用自己一生所有的眼泪来偿还神瑛侍者。而且作者还特别通过僧人之口告诉读者,“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从《红楼梦》文本中这些描述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宝黛之恋起始于他们前生前世的浇灌之恩,因为要来人世间投胎,所以才引起这一段风流公案,并且为了这对欢喜冤家,其他的许多人是“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的。
各种阴谋论之说。
从《红楼梦》文本中这些详细的描写,我们可以轻易地推翻所有的阴谋论之说,什么“宝钗为了当上宝二奶奶害死了黛玉”,“什么贾母、凤姐巧用掉包计迫害死了黛玉”等等,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推测和臆想,属于纯主观的判断,从文本中是找不到任何依据的,文本中倒是非常清晰地能找出宝黛之恋最终不过是劳燕分飞的结局。
是谁拆散了宝黛之恋?
如果有人非要找出一个拆散宝黛之恋的人来,那只能说是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包括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所以小说中人物的安排、发展、结局等等,都是作者提前设计和规划好的,故事情节也是根据人物命运进行安排的,一切都在作者的掌控之中。
《红楼梦》这部小说特殊的地方,就是一开始作者就把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命运给交待的清清楚楚了。关于宝黛之恋的结局,《红楼梦》在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警幻仙子邀请宝玉观看新制的《红楼梦》时,“终身误”是这样说的: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判词说得很清楚,宝玉虽然是“只念木石前盟”,但最终却成就的是“金玉良姻”,所以才会有此感叹,“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从《红楼梦》文本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宝黛之恋结成正果,而只是给世人展示了他们这份旷世奇恋的爱情悲剧,让后人反复回味、遗憾、悼念。
宝黛之恋悲剧的现实意义。
宝黛之恋未能修成正果,这让读者看起来非常得残忍,但从小说人物塑造方面来讲,无疑却是极其成功的。有人甚至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就在于它的悲剧意义。这就是悲剧所产生的能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是因为人物命运的悲惨,才会产生更加强大的冲击力,给读者以震撼人心的视角效果和心灵的洗礼。
如果宝黛之恋真的如某些读者所愿,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或许就没有了这份纯真至情,《红楼梦》也终归不再是红楼梦了。宝黛之恋,虽然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留在读者心目中的,却是他们爱的天荒地老、爱的千古绝唱,他们的恋情让世世代代的读者感受到,爱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爱情是可以如此单纯而美好的。
所以,请不要再为宝黛之恋而遗憾了,这也许正是作者塑造宝黛这两个人物的深刻涵义吧。
NO:2018-06
于201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