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院长我有个毛病。
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加上年轻时练跆拳道受过一点伤,腰椎不是很好,精准点说,是腰椎间盘第四节到第五节膨出。
而我信任知识的力量,研究了很多治疗以及缓解之法。
包括每天挂单杠,让重力拉开腰椎;每天倒走,保持身体前后的平衡;每坐一段时间就起身放松;还有日本禅师推荐的立禅……
是的,以上内容我一个都没做。
应该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的。比如嘉儿,喊了几年好好学英语,连一本书都没有买过……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怎么做才对,就是迟迟不去行动呢?
02
人有一种很奇妙的心理。
当你看到有人通过某种途径,毛毛虫变蝴蝶,屌丝变男神,鸟枪变大炮的时候,就不自觉会把这件事往自己身上靠。
我们认为:那我也这样做呀,我也可以呀!
这种念头本身就包含了两条前提:
第一条,我们认为自己是毛毛虫、屌丝以及鸟枪。
第二条,我们不愿意相信第一条。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第一条表示我们是自卑的,第二条有让人感觉是自大的。
有矛盾就对了!
马克思老先生说了: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时隔几十年,终于能明白中学政治书的这句话了)
再具体一点说,我们在所谓“成功者”身上投射出“理想我”,在自己身上看到“现实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落差产生了一种势能。
根据能量的相互转化原理,只要在足够的条件下,势能就能转变为动能。
03
这个条件是什么呢?
先让我们看看不行动的原因有哪些:
1、渴望不足。虽然有个“理想状态”,但是对于自己的吸引力不够强。从好的方面看,对于现状已经很满足了,知足者常乐,这不失为一种让人欣赏的生活状态。从消极面看,既然现状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自然也就很难产生前进的动力。
2、害怕失败。害怕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保护自我的一种模式。与此同时,害怕失败也被心理学家卡罗尔认为是拥有“固定思维”。固定思维模式的人,会把事情的结果当做是对自己的评判,因此他们常常会因为害怕负面评判,而拒绝去做一件事情。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更容易发生改变。
3、行为惯性。与前两者相比,行为惯性是看起来更加表层,却更为顽固的阻碍。这是因为,一些行为一旦形成为习惯,就不要再经过意识了。这既让人可以摆脱琐碎事件,减轻大脑压力,也让人逐渐失去觉照,时间被无意识行为所吞噬。比如一拿起手机,本来只是看一条微信,却不自觉刷了朋友圈,开了淘宝,浏览新闻……
势能之所以无法顺利转变为动能,正是因为面临着这三座大山。
所以,与其说需要某个条件才能转化,不如说只要攻克了这些障碍,就自然能够转化了。
04
让我们来愚公移山吧!
第一步,保持对未来的渴望。
保持渴望是为了保持心中那股势能。这并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妙方,只要给出一个刺激源就可以了。想一下就能明白,我们不正是在看到某些文章的时候,才产生了某种鸡血吗?
我们不能守株待兔,等待刺激源来找我们,而要主动创造一个。
我在高考的时候,在书桌的上方贴了很大一张纸,就是3个数字:600。这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高考嘛,考600分就满意。
每次我做题累了,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个数字,马上又恢复了精神。就像个牧师,在身边不断加红。结果最后考了599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后悔……
嘉儿减肥的时候,房子里到处都是吴彦祖的半裸照。我为了锻炼觉知,电脑上贴着“呼吸”字样的便利贴……
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放上刺激源,时刻保持势能。
第二步,形成微小的习惯。
为什么要强调是微笑的习惯?因为千里之提溃于蚁穴。我们总喜欢用一个宏大的计划去挑战自己根深蒂固的问题,根据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一出手就会遭遇大的反抗。
实际上,像蚂蚁一样慢慢撕咬反而更加有效。
微小到什么程度呢?一开始可以像呼吸一样毫不费力就行。关键是,迈出第一步。
从2012年末开始,美国人斯蒂芬·盖斯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这成了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他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微习惯》,书名上有一个副标题: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某种意义上讲,人不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人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的。
微习惯,就是保证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
第三步,建立成长性思维。
我们总是以为,思维比行为更加容易改变。
其实恰恰相反,这也是为什么要把思维的改变放到最后。
要建立成长性思维也并不会很复杂。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倾向于固定思维,但好在意识有反思的能力。
因此,只要给自己增加一个机制就可以了——
在面临任何挫败之时,问自己:这件事能让我学到什么,以便我将来能够实现目标?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在反复灌输一种潜意识概念:一方面暗示,这不是失败而是经验;另一方面是暗示,一定可以实现目标。
不断重复之后,将打通脑袋里细微的神经链条,从而取代之前的固定思维倾向。
05
最后想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认为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行动只保证有结果,不保证那个结果是什么。
但是正如那些成功学“大师”们所言: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最近,我学到了一个简单的姿势,随时随地可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效果奇佳。
怎么说呢,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腰了……
【上一篇】:不要张嘴就说,先学会三种思维
【下一篇】:明明想好好说话,为什么做不到
【❤下方一秒点赞,助力院长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