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故事
卖的是菜,也是生活

卖的是菜,也是生活

作者: 鹿鹿娃 | 来源:发表于2016-04-12 23:53 被阅读37次

    常常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在这样喧闹的城市某个角落遇到一些卖菜的老人就会特别心酸,他们往往与这样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就像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块补丁,总是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那一角,我想或许只是因为有一份牵挂,始终不能释怀。

    今天在地铁口等朋友,刚好看到一个老婆婆在通道楼梯上卖菜,忍不住就多看了一下。老婆婆已经满头白发,穿着朴素,动作也有些蹒跚。身旁上摆着一些菜,或是袋子装着,或是绳子整起的捆扎着。这些菜也不是菜市场里常见的大棚蔬菜,都是些折耳根、野萝卜等野菜,而且颇新鲜,应是当天采摘下来的。路过的人偶尔会询问那些野菜是什么,怎么卖。她便会很开心的告诉那些路人“这些都是大山脚下摘的野菜,新鲜得很,一块钱一袋,觉得是野生的!”有些路人就会感叹“这么便宜啊,你懒得背嘛,还费这么多力!”她就会笑着回答“哎呀,反正还能动,就自己找点零用钱嘛!”路人也就掏一块钱,提走一袋野菜,跟同伴说着“这个折耳根还真是野生的,比在菜市买的香多了,还这么大一袋,好划算哦!”老婆婆也欢快的把钱揣进兜里,又开始整理其他的野菜。偶尔也有路人并不问价,递一块钱给她,提一袋野菜走,或许是隔三岔五她便在这里卖野菜,有些常从这里来往的人都已经对她的菜和价格了然。闲暇的时间,她就翻出兜里的零钱,开始一张一张仔细地整理,几乎都是一块面值的,她数十张就叠成一卷,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裤兜里,剩下几张零散的就放衣服兜里,应该是便于找补吧。就这样,来来去去也卖出去了一大半的野菜,但那点零散的菜钱真的少得可怜,在多数人看来还不够吃一顿饭,不够喝一杯咖啡,不够输一把牌,不够抽一包烟,然而,在她眼里却是如珍宝,每一张都细细收好。

    我并不知道这个老婆婆家境如何,是衣食无忧?是穷苦潦倒?但我想她必定是一个节俭的人。不过也是,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多半都是节俭的,他们那一代人是苦大的,自是珍惜如今能吃饱喝足的生活,对钱也是省吃俭用。我或多或少也受到了这种节俭的生活习惯地影响,因为从小就是跟着婆婆爷爷一起生活。

    如今婆婆爷爷已经80岁了,跟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直到高中开始住校才离开他们。记忆中的他们老是能很利索地种地挑水,早出晚归,每次出门回来都是一背篓的新鲜蔬菜,除了留下一些品相不好的自己吃,好的都会拿去市场卖。乡里并不是每天都有集市,每逢3、6、9才会赶集,因此要前一天下午把地里种好的菜摘回来,晚饭后就开始整理,清洗蔬菜,或是一捆一捆扎起来,或是一袋一袋分装好,有些还要用杆秤称好斤两,往往都要弄到很晚。那会儿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哪会熬夜,不一会儿就倒在婆婆怀里睡着了,等他们整理完就叫醒我上楼去睡,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多夜深了。第二天赶集,一般都是婆婆去卖菜,她要很早起床,多是5点多点就要起来收拾,常常都没时间做早饭吃就要出门。家离集市不算很远,快一点走二三十分钟,菜多的话,爷爷是要送奶奶到集市,然后又回家来给我做饭,晚一点再带我去赶集。我以前不明白为何婆婆卖菜要去那么早,我想赶集的人一般都要七八点钟才去,天都没大亮哪会有人买菜啊。后来,才知道,赶集时卖菜的人太多,如若不早点去,就没有好的位置卖菜。于是卖菜的许多时间都是在等待,等赶集的人,等买菜的人。那些年,乡里的人多是自给自足的,只有街上一些没有土地的人才会买菜吃,而卖菜的人又比比皆是,所以,菜价低廉,并不好卖。偶尔卖完,运气好能卖出去大半,一般能卖出去一半就挺不错了,有些时候一点都卖不出去。等到爷爷已经带着我赶到集市的时候,婆婆几乎就准备收摊了,一般那时候买菜的人就不多了,也意味着菜就卖不了了。我们会一起收拾没卖出去的菜,婆婆就开始掏出一堆零散的钱,开始小心的整理,一块两块的都不多,都是一毛两毛的零钱,但她都很珍惜,心怕弄丢了一张。好的时候有二十来块,也有时卖的不好只有几块,无论多少她都会整起卷好放在里兜里。收拾好后,他们会去集市逛逛,买些生活用品,当然也会给我买好吃的,最多的就是2毛钱一块的三角糕。婆婆没吃早饭,她会买块填下肚子,看我嘴馋,自然也会给我一块。记忆中,爷爷赶集从来没有为自己买吃的,总是说不饿,偶尔奶奶硬塞给他,他都转头又给了我。或许不是他不想吃,而是想节省点钱给家里开支,毕竟卖菜的收入是如此的微薄。

    他们那一代的农民,习惯了贫困,也习惯了节俭,即便是现在也舍不得花钱买些稀奇好吃的东西。他们一生都靠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活,每天辛勤劳作,获得的收成,除了自给自足,还要拿些去换钱,从小就记得他们赶集从来都是去的时候背着满满一背篓农作物,回来就会买些生活用品,多是必需品,偶尔买点穿的。毕竟农作物所能换取的金钱太有限了,他们并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不得不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像婆婆爷爷这样过来的人,在那样贫穷的乡里见的太多了,小时候并不以为意,以为全世界的生活都是如此,有些许贫穷,却并不潦倒,他们都在很满足能吃饱喝足,还能卖些钱贴补家用。常常听他们提前他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旧事,言语中总是很感激如今稍有结余的生活,教育我们节俭持家。后来,来到这样的城市,才知道钱在这里原来并不那么值钱,如若还是如他们那样的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多是会冻死饿死。

    有一段时间,家里人接了婆婆爷爷来城里住,城里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太乏味了,每天关在家里,出门找不着路,常常连时间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住了一阵明显感觉他们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他们也不想住城里,于是又硬回农村去住着。每月儿女都会给他们些生活费,原本不用再种地也是足够的,但他们依旧种着蔬菜,依旧早出晚归。每到赶集的日子,还是会去集市买菜。每每回家,婆婆都会给我们弄很多干菜或新鲜蔬菜,让我们带回城里吃,我也总是大包小包的带回来,打心底喜欢他们种的菜,他们总很欢喜地说“喜欢吃就多回来拿,地里种着多的是!”每次离开都是五味陈杂,看着他们在屋旁送我们的身影,眼里升起一阵雾,蒙了眼。

    在城里也生活了十多年,每次遇到那些卖菜的老人,总是很有感触,于是都会去买些菜,偶尔一些零钱便不用他们找补了。我想或许,他们也是某些如我一样的人的爷爷奶奶,这一生卖的是菜,也是生活。这样的牵挂伴随我至今,也许也会伴随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卖的是菜,也是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uw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