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傍名人不为名

作者: 代连华 | 来源:发表于2016-09-10 21:56 被阅读219次

明末清初虽是乱世之秋,但若安居一隅混个生活也不成问题,问题是有人不甘心做亡国之民,就像著名诗人屈大均,本来可以宅在家里继续写诗,可他却气炸了,写诗不能救国呀,生是明朝人,死也要做明朝鬼,我要反清复明。但反清复明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得有实际行动呀。

为了唤醒更多民众加入反清复明的队伍里,屈大均主动向世人爆料,我不是普通人家的后代,我是战国时期屈原屈夫子的后代,我要向祖先那样做一名爱国的诗人。屈大均的曝料很有轰动效应,许多人纷纷加入反清复明的队伍之中,但也有人对他发出质疑,说屈大均本来不姓屈,为了傍名人才改的姓,那么,屈大均到底姓什么呢?

有狗仔队把屈大均的家世背景扒了个底朝天。屈大均是广东番禺人,本来祖祖辈辈都姓屈,到了他父亲那辈,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当了上门女婿而改姓邵。可能后来觉得对不起祖先,回到原籍之后又改姓屈。对于姓氏惹出来的争议,屈大均根本就不理会,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反清复明。你说我傍名人,那我就继续傍好了。

那时,明朝虽然灭亡,但明朝宗室在南方重新组建了一个南明小王朝,屈大均跋山涉水赶来,向当时的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同时就如何反清复明献计献策。屈大均很快得到重用,只是雄心壮志刚刚要施展,就接到家书,父亲病逝,屈大均只得返家。

回家是你的自由,让不让你在家里呆着,却是清朝说了算,因为屈大均一直反清,所以清朝也不惯着他,一直追捕他。普天之下都快成大清朝的啦,屈大均也没地方逃啊,于是又傍了一个名人,只是此名人非俗世中人,而是寺庙的一位主持,为屈大均剃度为僧,来躲避清朝追捕。

虽然身份是僧人,却依然没能改变屈大均的志向,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穿着僧服,继续游走四方,虽然目标是复明,但屈大将毕竟是个学者、诗人,沿途走下来也没闲着,随手写点诗词散文抒发爱国情怀,最著名的诗句有“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万里悲风随出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等等。

对于自己的才华,屈大将是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不知道自己的诗文写得有多好,世人却是有目共睹呀。于是,行走中的屈大将,因其诗词成就斐然,与另两位诗人被评为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也是名人了,按理说,是名人就不应该再去傍名人了,可屈大均却不肯,他还是要傍名人,他傍名人不是为自己出名,而是为了反清复明呀。

屈大均以僧服做掩护,先后到达吴越、齐鲁等地,为复明积极行走,其间到达北京,屈大均索性登上景山,寻找崇祯皇帝自杀现场,哭得涕泪横流,此举引起许多民众感慨不已。但也有人嘲讽屈大均,傍名人连死人也不放过,屈大均根本不理会,擦擦眼泪继续前行。

面对别人的非议,屈大均始终不肯站出来洗白,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反清复明是自己选择的路,那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好了。只是此路真的不好走,不说处处碰壁,也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许多人看到明朝灭亡是大势所趋,于是就随波逐流了,有人出来做官,有人为清政府歌功颂德,其中,也有许多人是屈大均的好朋友。

因为志不同,那么道不相谋也属自然,屈大均有理由将那些人踢出自己的朋友圈,但屈大均却不按常理出牌,不仅没将他们拉黑,反而频繁互动,偶尔寄首诗词问候对方。

那些变节的朋友们有些蒙圈了,不知屈大均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因为同是岭南三大家的另两位,就坚决不肯与变节之人交朋友。而屈大均其实并无他意,只是思想境界和人生格局比较高,他认为,自己只是交朋友,不是绑架朋友,不能强迫别人成为自己的联盟。

交朋友没底线,做人的底线却不能触碰,虽然清朝也有意招他入朝为官,屈大均分分钟就拒绝了,而且为了明志,曾经将自己居住的庵堂取名为“死庵,”誓死都不做清朝的官,真是狠角色。

屈大均的大半生,都在漫漫旅途中奔波着,但反清复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就在屈大均也有些动摇的时候,又传来一个让他振奋的好消息。平西王吴三桂蓄发复衣冠,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号,不惧万水千山,屈大均立马就傍过去了。

只是,名人也不是随便傍的,虽然屈大均被委以重任,但他很快发现,吴三桂的真正目的不是复明,而是借反清复明实现自己称霸的野心。屈大均气得差点跳海,如果继续呆在吴三桂这里,就不是自己傍他,而是吴三桂傍屈大均了,想想自己是个立场分明忠心爱国之人,不能被小人利用。于是,屈大均临时客串演了一场戏,假装病得不轻,骗过吴三桂,辞职回到老家广东。

当台湾也被清朝收复之后,屈大均不得不放弃反清复明之志,转而专心做起学问来。他不再依傍任何名人,也没有人再值得让他傍了。虽然反清复明失败,屈大均却没有忘记那段历史,他为反清复明者立传,写下《皇明四朝成仁录》,不仅写出来,还敢印刷出版。此书在明朝遗民中引起极大反响,却成为清朝的禁书。

因为反清复明,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晚年的屈大均终于肯为自己活了,他踏遍了广东的山山水水,用笔墨记录下广东的人文风貌,编辑整理成《广东新语》,此书后来成为传世之作,得到极高评价,并被誉为“广东大百科。”

我傍名人不为名。屈大均说到做到,的确没有通过傍名人而提升自己,他靠真才实学,奠定了自己在明末清初时的社会影响及学术成就。只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屈大均去逝后,在他的所有作品里,主题依然是反清复明,结果惹恼了清政府,先后遭到雍正、乾隆两帝打压,严令彻查并销毁屈大均的所有作品。

纵观历史,虽然屈大均为反清复明而傍过多位名人,但这些名人都不如屈大均牛,屈大均才是真正的名人,死后多年还能让两朝皇帝恼怒,也是够牛气冲天了。

相关文章

  • 我傍名人不为名

    明末清初虽是乱世之秋,但若安居一隅混个生活也不成问题,问题是有人不甘心做亡国之民,就像著名诗人屈大均,本来可以宅在...

  • 你一定不知道的名人关系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有很多因素,像牛顿一样被苹果砸了也能成为名人。然而,众多因素中的亲戚关系、人脉因素,也是一个不...

  • 默默地写,在简书

    有一种现象叫名人效应。我想,名人所以成为名人,自有他成为名人的道理。但许多时候,许多人看到的只是名人们表...

  • Day8+8组9号珍珍+《富兰克林自传》

    【旧知】 我很少看关于名人的传记,因为我认为名人的传记会把自己身上所具备的成功品格无限放大,而自己的缺点弱点避而不...

  • 【讽刺】人间闹剧(35)中国式成名

    一个月前,一位不知名的网友在我微博上留言:秋先生,请问,一个平凡的人怎么才能成为名人,因为我希望自己成为名人。 我...

  • 名人是榜样,效仿了一下,可是这结果……有点苦笑不得啊

    我们都崇拜名人,想成为名人,很多人把名人的事迹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所以模仿名人的例子在生活中到处都是。 我也喜欢学...

  • 序言:用文字“穿越”到过去

    我为什么记录 一般说到成长的回忆录,多为名人自传,然而...

  • 想象的第一天

    今天早上下雨了,我把伞想象成我的移动城堡,把有名人雕像的那条路命名为名人气息,或许我还能在这条路上遇到名人呢?当我...

  • 2019-05-09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我不希望你活的风光无限,只希望你活得幸福自在 001不要去追求小概率的事情,这些小概率的事情包括 成为名人,像电视...

  • 不依不傍

    人间欲扫迹,方外欲逃名。不依亦不傍,飘然过一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傍名人不为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t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