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但是过犹不及。读书太少,营养不良。读书太多会消化不良。
犹如我的青少年时代,无选择地阅读,量太大,不给头脑一点休息时间。
那时候精力太旺盛,爱好太广泛,什么都想尝试,所以什么都浅尝辄止。
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益处,起码打下宽广的知识面,为精通打下基础。
理解就是用经验解释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年轻时经历浅,阅历少,怎么可能有丰富深刻的理解。
年轻人就是靠热情和希望活着,一切都想尝试,都应该尝试,才能活出精彩人生,老年才不后悔。
年轻时有知识就可以,不需要智慧,也不可能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看淡一切,看开一切,虽然稳重,但是也会给人感觉老气横秋,没有活力。
幸亏年轻时没有智慧。
但是中年人没有智慧就不像中年人,就是幼稚,不成熟,或者太庸俗,世故。
人到中年,记忆力下降,理解力,也就是智慧增强,否则无法面对复杂的人生。
理解力,创造力强的人记忆力差。
记忆力好的人理解和创造比较差,我就是这样的人。现在记忆力也比较好,生活工作中应该记的东西几乎从来不会忘记。当然现在的记忆力和我年轻时没法相比。
我是左脑发达的人,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很强。右脑欠发达,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很差,不善于表达感情。
我说话总是很简洁,清晰,有条理,知识渊博,尊重别人。年轻时许多人喜欢和我交谈。
可是后来得了严重神经衰弱,无法思考,一思考就头痛,慢慢就不爱说话了。
现在身体好了,可是想说话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所以只能写作。自己说,自己听,自言自语。
而且可以修改后公开,找到更多知己。所以真实生活中,身边,没有愿意听我说,或者愿意读我的文章的人。理解我的人都在远方,从来没有见过,也许永远不会见面。
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我们都不知道作者或者读者在哪里,长什么模样,所以可以发挥想象力。
所谓美感,其实就是想象力的创造,是一种错觉,幻觉。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潘安。那个西施或者潘安,就是头脑想象出来的。在周围无情人眼中,她或者他就是普通人。
在我的同事熟人亲朋好友眼中,我就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可是在简书中,许多人把我称大师,就是想象力的作用,距离产生美。
理解需要一定距离。太近,会产生片面了解和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