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人

作者: 醉卧海疆 | 来源:发表于2022-05-11 01:56 被阅读0次
做人要有诚信

父亲被抬回时,身体已经发胀,皮肤透着渗人的惨白。两根长凳,一块木板,尸体就那么停在堂屋中央。放学回家,李多多看到了这一幕。

早上临出门,父亲还夸口晚上有鱼吃。鱼没逮着,父亲成了鱼。李多多倔强的憋了好久,才终于哭了出来。

家里没钱,村里人帮着凑了口薄棺,草草下葬。继母受不了凄苦,丢下李多多和残疾的妹妹,连夜跑回了娘家,从此杳无音信。

翌日清晨,李多多发现了这一残酷的事实,瘫在地上抽噎,生活一下没了指望。他才十二岁,还是孩子。

妹妹巧儿两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此时,揉着眼,嚷着要吃鱼。

李多多对妹妹发了脾气。全是因为她哭嚷着要吃鱼,不会水的父亲才会去河边逮鱼,失足溺亡。

“你个扫把星,害死了阿爸,”李多多大吼,想把所有怨气都发泄出来。他眼圈通红,好像发了狂的野兽。

八岁的巧儿,吓得大哭。李多多丢下巧儿,饿着肚皮麻木的上学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去上学,可能只想逃离家徒四壁的房子和父亲残留的灵魂。

课堂上,他出了小差,老师提的问题一个也没答上来。他满脑子都是妹妹巧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李多多不放心了,趁着课间,提了书包就往回跑。

由于担心妹妹,一口气没停跑了七八里山路,到家时,额头冒汗,气喘如牛。

妹妹没在家,李多多找遍了所有地方,也没找到。这下,他慌了。万千神雷轰在脑门上,让他思绪如麻。

巧儿丢了,惊动了村里人,一下子就炸了。所有人三五成群,帮着分开寻找。

临到天黑,李九叔才在河边找到了人。

当时非常凶险,巧儿半只脚都进了鬼门关,好像野山鸡在水里扑腾。李九叔心都跳了出来,一头扎进了水里,将人救了起来。

为此,李九叔病了好几天。

李多多吓坏了,抱着浑身湿漉漉的妹妹,发誓不骂她了。

巧儿是去河边找父亲,她的意识里还以为父亲在河里逮鱼,恍惚中,就下了河。

没了大人,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李多多身上,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家里有三分水田地,六分玉米地,面积不算小了。

家里没存粮了,李多多只好硬着头皮问村里人借粮。兄们俩都是长身体的年岁,吃少了肯定不行。

第一声鸡叫,李多多就起来了。他干活比不上大人,只能笨鸟先飞了。

李多多推醒了熟睡中的妹妹,就去灶房做饭了。此时天还黑着,他壮着胆子去窝棚里拿些柴草,却碰上了一只野猫,那双眼珠子好似飘着鬼雾,格外渗人。

李多多吓得汗毛倒立,扔了柴就往回跑。这时妹妹醒了,正揉着惺忪的眼。

李多多哆嗦着手,帮妹妹穿好了衣服。他一个人是不敢再出去了,就拉着妹妹帮忙壮胆。

不过,野猫已经跑了,李多多顺利拿回了柴草。算是有惊无险了。

那以后,他都是头一天先把柴火放灶房。

妹妹半睡半醒吃了早饭,李多多满是心疼。

经过上次的事情,李多多不敢再让妹妹一个人在家了,去地里干活也只好带上。

李多多在地里除草,巧儿就在地垄上玩泥巴。早上露水很重,李多多裤子全湿了,让他全身打冷战。中午日头狠辣,能晒掉脸上好几层皮。

很累,很苦,李多多却不能不干,他还欠着村里人粮食呢。

在李多多身边,巧儿还算乖巧,时不时帮着拔草。只是经常拔掉玉米苗,让李多多好一阵心疼。

为了赶时间,他们中午也不回去,带了干粮就着山泉水吃了,继续干。他想着快些还清父亲丧葬的钱和借的粮食。欠了债,总觉得浑身不对劲。

李多多父亲是个厚道的庄稼汉子,时常教育他,为人厚实,不能无信。

李多多听进了心里。

直到很多年后,李多多还是无法将堂屋脸色惨白的尸体同父亲红润的面孔重叠。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几天下来,李多多皮肤就黑了。这天,李多多撞见了同学,差点没认出他来。李多多渴望上学,他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见到同学,感觉矮了一截,他就躲着走。

挨过了炎炎夏日,好不容易到了收获的季节,李多多又遇上了大麻烦。尚未成熟的玉米,时不时丢几个。这可把他急坏了。

玉米地在山坡上,附近有许多坟墓,晚上很吓人,可为了搞清楚玉米丢失的真相,李多多决定晚上去守株待兔。

几个月的田间劳作,李多多胆子大了很多,不过也不敢晚上到处乱跑。于是,她又拉上了妹妹。巧儿也怕,哭嚷着不想去。李多多就吓唬她,说不去,就没吃的了。听说要饿肚皮,巧儿怂了,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秋天的夜,露水很重,很凉。李多多裹上了父亲留下的军大衣,巧儿就缩进他怀里。

两个小小的人影,一下子躲进了玉米地里。秋虫鸣叫,更显夜静。

前半夜没任何动静,后半夜时,巧儿熬不住睡着了。这时李多多听到了脚步声,寂静的夜里听来,全身汗毛都觉得冷。

不一会儿,脚步声停在了李多多的玉米地边上。啊,逮住了。李多多故意扯着嗓子吼叫,希望引来村里人。

那人猛然听到吼声,吓得拔腿就跑。没跑多远,又返了回来。

李多多还没松口气,就被一只大手提了起来。

“臭小子,半夜想吓死人,”那人恶狠狠说道。

李多多认识这人,村里的赖三,专干偷鸡摸狗的事儿。

“偷我包谷,还想打人不成,”我梗着脖子说道。

“嘿嘿,你哪只眼睛看到了?再敢胡说八道,信不信老子捏死你,”赖三恐吓道。

巧儿被吓醒了,大哭起来。

赖三不耐烦,给了她一个耳光。

李多多急了,趁机咬了赖三胳膊。赖三吃痛,松了手,随即暴怒,对李多多拳打脚踢。

巧儿脸上火辣辣疼,又见哥哥被打,哭的更厉害了。动静闹得实在太大了,赖三也怕引来村里人,又恶狠狠踹了李多多一脚,扬长而去。

李多多被打的事情很快闹得人尽皆知,大家都说赖三不是好东西,连小孩子都欺负。家里没大人,也没人出头,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多多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地里的庄稼得亏了李九叔帮忙才抢收回来。

伤好后,李多多更沉默了。

不过,他没忘记还债。他用袋子把家里的粮食分装好,带着妹妹挨家挨户还粮了。

有的人收下,有的人没收。看见兄妹俩可怜,他们没忍心收下。可李多多坚持,欠账还账,天经地义。

到了李九叔家,正碰上吃午饭。李多多放下了粮食就走,没想蹭饭。

李九却拉住李多多,“多儿,急啥。”

“家里饭闷着呢,晚了怕糊了,”李多多撒了谎。

“哥,家里还没做饭,”巧儿不懂其中门道,把谎言揭穿了。

我瞪了巧儿一眼。

巧儿见着桌上的菜,直咽口水,大眼睛忽闪忽闪。李九大笑起来,连忙叫浑家打饭。李多多不好拒绝了,端坐下来。

巧儿则高兴的趴在饭碗里。桌上有肉,李九宰了家里不下蛋的老母鸡,算是正巧碰上了。

李多多兄妹大半年都没吃过肉了,巧儿抓起鸡腿就啃起来。李多多鸡汤泡饭囫囵几下就吃好了。

李九给他碗里夹了鸡腿,李多多不好意思吃。

“你这孩子,快些吃,”李九浑家说道。

“呜呜,娘,我也要吃鸡腿,”李九小儿子哭道。

一共就两个鸡腿,李多多兄妹一人一个就霸占完了。李多多不好意思了,就把碗里的鸡腿夹给了李家小子。

李九浑家抬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你个吃货。”

李家小子哇的一声哭了。一下子乱起来,这饭没办法吃了,李多多带着妹妹赶紧离开。

李九叔是好意,可李多多却觉得受不住这份恩情。人情债最难还。

还了粮食,米缸又空了,李多多犯了难,后面日子咋过啊。李多多只好去问问村里的张木匠,做活时,需不需要小工。

张木匠经常到外面接活,路子广。磕了磕旱烟管,淡淡说道,“明天过来吧,刚好要去邻村做活。”

张木匠是可怜李多多,小小年纪就要为生活奔波。

要出远门,李多多不放心巧儿,可这次却没办法带在身边。

于是,他想起了刘阿婆,这位寡居多年的老人,有一副慈悲心肠,会答应帮忙照看的。

李多多头天晚上就把妹妹送了过去。刘阿婆欢喜得不行,还给了每人几块糖。

卸下心头大石,李多多就随张木匠走了。他们在邻村干了十天,管吃管住,活也不累。

李多多虽然小,却很机灵,这让张木匠非常满意,说以后有活就跟着。

李多多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认真计划了一下怎么花。他给张木匠买了烟酒,花了大部分钱。不过,李多多觉得这钱花得值,毕竟是张木匠带着他赚的钱。

这可把张木匠乐坏了,逢人就说李多多是个好孩子,以后能出息。

李多多接妹妹时,也给刘阿婆带了点红糖,供销社的人说红糖养人,他就买了。剩下的钱,节省点儿,李多多兄妹俩能生活好一阵子。

李多多给几人都买了东西,唯独忘了自己。

这天晚上,兄妹罕见吃上了肉。那是回来的路上,一只撞树死掉的兔子。说来神奇的不行。

张木匠觉得不吉利,就扔给了李多多。

李多多见到兔子,口水都流出来了,哪还管吉利不吉利,扛在肩头就带回来了。

整整一个冬天,李多多都跟着张木匠接活,赚了不少钱,也学会了不少本事。

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就这样过了几年,李多多到了结婚的年纪。村里李大娘帮忙张罗了一门亲事,女方对李多多是满意的,唯一的缺憾是她的残疾妹妹。谁也不想过门后,多个累赘吧。

“不结了,”李多多气的浑身发抖。还没过门就嫌弃他妹妹了,这怎么能忍呢。以后的日子还不鸡飞狗跳嘛。

李多多叫李大娘退了这门婚事,他准备打一辈子光棍。

这话,不知咋地,传到了巧儿耳朵里。巧儿难过极了,觉得从小到大都在拖累哥哥,趁着李多多不在家,偷偷跑掉了。

李多多干活回来,发现妹妹不见了。他坐不住了,村里村外找了个遍,还是没找着。

他又想起了继母跑掉的那天,巧儿一个人偷偷跳河的事情。李大娘告诉李多多是因为他的婚事。

半个月来,李多多走遍了十里八村,也没找到妹妹。他心灰意冷了。

听说他妹妹离家出走了,那姑娘又差人来说同意婚事了。李多多七窍生烟,将人轰了出去。他情愿不结婚,也不要那女人。

李多多的木工手艺越来越好,他已经能单独接活了。不过他没这么做,还是帮着张木匠打下手。是张木匠带他入行的,人不能忘了本。

这天,邻村的黄麻子找上门,说他表哥在城里,那里需要技术好的木工师傅,活多,钱多。他想和李多多一起去。

“不行,张木匠年龄大了,需要我,”李多多说道。无论黄木子怎么劝,李多多就那么一句话。黄麻子急的想打人。最后,他灵机一动,说道,“你妹妹有没有可能进城了?”

这句话就像一根火苗丢进了稻草堆里,在李多多心里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他放下手中伙计,来回踱了几圈,说道,“等我。”

李多多一溜烟就来到了张木匠家。张木匠戴着老花镜,在穿针线头,捣鼓了半天,也没能找到针眼。

见李多多过来,说道,“老了,不中用了。”

李多多哑了口,不知道该不该说去城里的事情了。张木匠是真需要他。可妹妹又不能不找,一时间犯了难。

“有事?”张木匠见李多多呆呆站在门口,疑心道。

李多多不知道咋说,抢过针线,片刻就穿了进去,又递还给张木匠。

“中午留下吃饭,叫你婶儿做两个好菜,”张木匠说道。

“叔,给你说件事儿呗,”李多多咬了咬牙,口齿不清说道。

“说,你这孩子,就知道你有事,说吧,”张木匠放下针线,优哉游哉的躺在椅子上。

“我……我想去城里,”李多多说道。

“城里?干嘛?”张木匠坐了起来。

于是,李多多把黄麻子的话说了一遍。张木匠沉默了。从他的角度讲,肯定不愿放李多多走。这么多年,他习惯了旁边有个帮手,猛然间走了,肯定是不习惯的。况且他年龄大了,很多活也接不下了。

张木匠只要说不同意,李多多肯定是不会去了。找妹妹的事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可张木匠既没答应,也没发对。这就让李多多难受了。

见李多多垂头丧气的回来,黄麻子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

“咋样?”李多多摇头又点头。

这可把黄麻子急坏了。他表哥那里还急着用人呢。李多多的手艺是没的说的。黄麻子眼珠子一转,诱骗道,“嗨,没有反对,那就是同意了。”

李多多一想,在理,寻找妹妹占了上风。李多多出村那天,张木匠远远的看着,感觉一下子空落落的。

他想,不知道以后会咋样,李多多能不能找回他妹妹。

相关文章

  • 诚信·信人·人信

    鲁迅说过“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的人最天真。”仔细品味这句名言,发现无论是对别人的诚信,还是对自己心中默念过...

  • 信人

    山东话有很多是延续了3000年的。比如说“信人”,信人是欺骗别人的意思,和现在相信别人的意思完全是相反的,倒是和英...

  • 信人

    父亲被抬回时,身体已经发胀,皮肤透着渗人的惨白。两根长凳,一块木板,尸体就那么停在堂屋中央。放学回家,李多多看到了...

  • 信神信人信生存

    宗教信仰自由,无可厚非。 有的说信神的人,家里米会自己长。说得更玄乎的是两个人都拿一袋米去过称称,信教的人握着米口...

  • 信人不如信己

    当你行的时候谁都行,你不行的时候,你再看看谁行!

  • 信人,信任。

    之前有很要好的朋友提醒过我:“你这人没什么大毛病,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你这样迟早要吃亏的。”我笑着回...

  • 等信人

    有个人很爱写日记,我跟他分开的时候,他把日记本里属于我的那一部分整齐撕下来,还给了我,求我别在打扰他的生活。 前几...

  • 人非有信

    有时候我真不理解某些老外。他们对宗教的热情令人费解。我亲身经历过两个有趣的事。有一年夏天在澳大利亚使馆,一辆轿车停...

  • 用人信人

    读经典,长智慧。 早晨读书:阿美姐在团队学习群,每天和大家一起阅读了凡生意经。 昨天姐姐讲到了。第二个,“不能容人...

  • 合信人

    合信种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棉种育繁推一体化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行业内姣姣者,育种材料多,品种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ar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