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生体弱多病、受挫受辱,却最终立德、立功、立言,被学者张宏杰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偶像”。
为何?
这固然因为,他以一介书生起家,却创建湘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也因为他时刻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还因为他对理学身体力行,登堂入室,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数百万言。
但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三立”的同时,还一生致力于“第四立”——立人。也正因如此,他才不仅避免了死后骂名、做到了事业后继有人,还最终使他的功、德、言传之于今世。
毕竟,曾国藩的一生功业,也是有诸多瑕疵的。比如,天津教案的处理,“剿捻”的半途而废……等等。若非有接班人李鸿章萧规曹随,使其最终归于圆满,“立功”之“立”必然难免逊色,甚至会因此身败名裂,也未可知。
关于曾国藩“立人”,书中有很多记载。既有素昧平生之人,如康福、杨载福等;也有陪伴左右的幕府幕僚,如赵烈文、薛福成等;还有重点栽培的,如李鸿章;甚至还有无名者如戴望,以及首批留学西方之众人,等等。
最为难能的是,曾国藩“立人”,完全是抱着为国家储才的发心,不仅能够求贤若渴,还能身体力行、因材施教,并全力给他们制造发展的机会。
也正因为曾国藩一生无私的教诲育人、以诚待人,他才真正赢得了人心。以至于,在他死后,不仅很多他曾经的幕僚、门生、老友五内崩摧、神魂飞越,即使多次受过曾国藩弹劾之人、甚至无名者中也会感念深切、缅怀维护;鲍超、赵烈文更是持续一生祭拜曾国藩,足见对曾感情之深。
可见,立功、立德、立言固然重要,但若无以诚待人、真诚助人的“立人”之基,恐亦难长远、稳固。
【书目】《曾国藩》(唐浩明著)
【项目】“100天读33本书”计划
【进度】总第38天,第13本书第3天
【作者】读书人|默铮,微信号:lyfd_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