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元敦国学养生堂】正式辟谷的第四天。
当汁水在口中绽开
早上起来我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蔫儿的,浑身无力,胳膊和手发热。
中午行禅都没敢去平时的公园,怕自己没力气走回来,走到一半停下来静坐了一会儿。终于不和自己纠结了,买了一个小橘子。剥开橘皮时,都很想咬一口,香气中带着一丝丝络的苦味。当牙齿咬开橘瓣,汁水在口中绽开、四射、而后慷慨地灌溉口腔的每一个角落,酸甜一直到流到心底,真是浑身的舒坦和满足。我忽然想到静夜中忽然腾空的烟花,那些平日里,被我们经意间不经意间吞进身体的食物也是如此吧。哪怕初尝时惊为天人,而后也只会机械地填入身体,沦为饱腹的工具,全然忘记了初见的惊艳,只残留下归于冷寂的尘埃。
辟谷,不只是将原本被食物填满的空间(或许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维度),腾给身体去自我修复,更是提醒我们,重新感受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好,和美味。忍不住吃时,先闻36下,再浮躁的心也随之安静了,注意力转到了食物本身上;再嚼72下,让口腔中的每个细胞都去吸纳食物的味道;最后分三小口慢慢咽下,于是从上到下,从身到心,就全都被食物滋润了。
记得铃木俊隆在《禅者的初心》中说,“所以,我们不崇拜某种对象,而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活动上。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不作他想。只要这样做,法性自然会在其中。” 初读时只是意会了,这次,终于算是身体力行了。
做个安心的骑象人
在早晚课时,听杨一丰老师解答学员的问题,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事啊,正常”,“挺好的,身体在自己修复”。我们似乎已经慢慢失去了对于自己身体的觉知,直到他人确认,才敢相信和接受。或许,我们是一座座被时空倒序播放演进过程的雕塑,从有棱角、有模样的生命本初,慢慢填平了棱角,塞住了灵动,直到全都四四方方,如同生产线上批量出产的石板。
关于对于人的 “心理” 的划分,我最喜欢控制化和自动化这种划分,因为它最符合象与骑象人的比喻。骑象人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它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我们这群傻乎乎的骑象人呵,常常试图勒住暴走的大象,却对大象本身知之甚少。
辟谷,我猜是包含大象,又超越大象的。它让我们去关注身体细微的变化,又通过身体的变化,去关照心中暗藏汹涌的千千结。那被我们称为 “皮囊” 的,原本是被遗忘的宝藏,在触动了某些机关后,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开,直至未知之境。如此想来,辟谷竟有了种挖宝的乐趣,昨天胃这个关卡被打通了,今天又是肾气开始翻江倒海定乾坤。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且留着对大象的崇敬在心里吧,我们来做个安心的骑象人。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