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前我批改了昨天的作业,发现了一个题目,全班没有一个同学是真正掌握的。是什么问题呢?我在疑惑。但是我想到了在今天的课堂上把昨天的问题进一步呈现在屏幕上,我首先列出算式,让学生判断这三个算式,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2126/cf064cd6c5043904.png)
其结果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2126/b033cd054fe19452.png)
很明显绝大部分的学生是能够掌握真实结果的,我从C中选取一个同学说出他的思考,很显然是不能说服其他同学,没有任何根据的。这个时候当然有按闹不住的同学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很想说出自己的答案。为了随机选取A中的同学是否真正理解,我还是通过抢权选取A中的一名回答。通过他的讲述,毫无疑问能够理解一个知识点:余数要比除数小。
这会我再出示练习本上的题目:这个题目本来就是昨天孩子们做过的问题,还带有一些印象,还是有一些孩子们认为每一种文具都可以,铅笔多少支,蜡笔多少支,毛笔多少支。很显然就有孩子们提出了否定的意见首先挑选了一个同学,还真不凑巧,选取了一个基础薄弱的孩子,基本上答不上来。那只能从会的同学选取,换成了抢权功能,把机会给到了会做到,能思考的同学机会。很显然能够将问题和最开始的知识联系起来,考虑到余数问题。并且我再次让同学们抢权,多人次的表达,这样更加让孩子们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发现并不是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因为剩下的钱还能买的情况就是余数大于除数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余数不能大于除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02126/c69fc0d3f680ab1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