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七)

作者: hedadi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8:48 被阅读14次

提问的能力到底由什么决定?

问题一:问题驱动式学习 适合我吗?

二:提出优质的问题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还是 操练后的结果?

三:问题驱动 该怎样去训练 ,精修勤练与问题驱动 是一致产生还是先后关系?

四:我脑子不聪明 ,看别人的提问如此快,我怎么改变自己迟疑或懒于提问的毛病?

五:我要自己的好奇心 活过来,现在不晚吧?

一个好学生,求知的一生,需要一个理由去精进。

在精修勤练之后,我想特别谈谈对于我来说 至关重要的 “好奇心驱使我持续不断努力的思考模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不是懒于思考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运行规律?你看见了技术不断进步,看见了AI技术以势如破竹的态势正朝向每个人走进,但是你能不能用100个字说明你理解的AI技术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生存的影响?我想,问题的出处不重要,只要是好问题都能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广义的问题驱动式学习中,problem-based learning 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并对习得经验进行反思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一种方法对应于每个在工作中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朋友 ,都十分适用。一般,如果擅长提问,该方法运用得当,在任何学习中 都可以激发学习者/持续学习者的好奇心,明确学习目的,集中注意力,并形成触类旁通的记忆效果。学习,其实对于人类的记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种全面能力的基础部分就是记忆和分解记忆 并举一反三的实际使用。实用主义流行了几个世纪,看,当下的所有创业都与实用主义脱不了干系。

在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技巧与策略上,好奇心是问题驱动的根本:

1)咿呀学语阶段,婴儿会好奇地观望大人的一举一动,小朋友关注着大人的每一个细节行动,如 接下来妈妈要去做什么?吃完饭,妈妈是先帮宝宝洗脸擦手,还是直接把脏盘子拿到水槽里去手洗?爸爸,今天你吃完了饭,是继续回书房办公 还是陪伴宝宝听一听好听的音乐?孩子会时刻眼观耳听,好奇地问“十万个为什么”;

2)学生时代,看着变色龙能够在大自然里随意切换自己皮肤的颜色,看到蚕宝宝从一个个小黑点 满满孵化出,再一点一点长大,你也有十万个为什么等待着去询问。课堂上,尤其是物理课上,各种正副电级的碰撞,产生着各种各样的离奇物理现象,你发问的几率会每日递增;

3)工作后,你在 what(什么),how(怎样),why(为什么)为起始点的发问中寻求工作解决路径的不断改进和迭代。如我要搭建解决方案,why这一层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通过否定性问题来寻求更多答案,其中可能(注意不是一定或绝对,而是一种探索)有极少数几个切中了要害,把自己引导向事物的本质。这一过程中没有捷径,只有独立思考,不断的独立思考和反思,才可以慢慢地渐渐掌握这种直接命中要害的关键能力。核心在于:我有具体的自我驱动和实际行动,深入核心和本质,不断撕开事物的最底层和全面掌握。这,既是精修勤练也是 问题驱动并持续完成的过程。

对于初级者而言,如何把握关键的问题驱动点,本身很难。

遇困难,遭遇挫折,迎接未知,这一过程中极易受到常识和惯性思维的左右,仅仅以最保守的思路制定解决方案,而错过了持续自我训练以及产生寻找事物核心的能力。

那些激起人们好奇心的问题会刺激大脑中的尾状核。而尾状核里密布着传递多巴胺的神经元。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能使人产生愉悦感。也就是说,好奇心能给人愉悦感。问题驱动式学习运用了促进学习的基本作用原理,也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如何解决复杂问题的机会。案例一:

一名英国神经学家Sir. Francis Walshe 在测试半身瘫痪的患者经历神经反射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患者打哈欠时,他们的运动机能会暂时不由自主地恢复。随后一个又一个患者都出现了相同的现象,在打哈欠的大约6秒钟时间里,瘫痪的症状似乎消失了。

Ask questions:  很奇怪啊,这个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打哈欠会让瘫痪的症状看起来消失?是普遍性 在哈欠里有减轻病症的状态 还是只是在 类似瘫痪症里才有?

这是为什么?我对于这种现象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我想去寻求答案。

大凡有了内心的强烈兴趣,我会动用各种时间,精力,金钱等社会和家庭资源去刨根问底,即使最后没有任何奖励也无所谓。家里有病患的孩子,可能在幼年时期就种下了追根究底的思维模式,在日后长远的学习生涯中很大可能会引导ta走进医学的大门 并进而成为一项终身可习得的技能。

大部分问题驱动式的课程都会采用层次丰满的耐人寻味的问题,例如: 我们是否能将北极光能量利用起来? 如何设计出可回收重复利用的火箭?事实是,我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想法才能构建出解决法案,路径不一定立刻完成,试错也在所难免。以问题为聚集的方式可以把信息聚焦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思维网络,而非零散孤立的事实信息。这一过程本身是加速自我进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的叠加流程,是必经之路。

更高层次:核心的素养,提出问题,评估证据,辩证思考,收集反馈,增加资源共享,等等。这些要素,促成了我们提出 结构良好的问题,这就是提出优质问题的路径。

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问题驱动并且可以感知自我被驱动的人?

是不是自驱,只要问我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一个月空闲,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我会研究什么?依赖外部驱动的人,可能从来没考虑过这件事;而习惯自驱的人,多半能告诉自己不少答案。自己能决定做什么、怎么做的人,往往更有前途。(管理学里发掘 未来精英的套路)

也是自评的标准之一。

文字写于2018-11-28 晚间,感谢阅读,扩散分享哦!

相关文章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七)

    提问的能力到底由什么决定? 问题一:问题驱动式学习 适合我吗? 二:提出优质的问题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还是 操练...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四)

    《罗马书》 一, 人世就是悲催世界(确实有一本就是命名为《悲惨世界》,大家都熟悉),悲观最悲观 莫过于不出生,其次...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三)

    《罗马书》 一, 读《罗马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罗马书是在规正人信主的目的——在偶像崇拜中的盲信和盲从。这一点对...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一)

    《科学学习》之 我一直忽视的那些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会持续获得知识,也在知识储备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寻求适合自己的方...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五)

    《罗马书》之外,我们也来读一读《加拉太书》 God cannot bless the whole world, a...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六)

    《罗马书》 保罗的书信充分流露他的真情至性,字字句句是以笔墨和著血泪铭刻在人心版上。每封书信都是有感而发,例...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八)

    人生的过程: 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刻意去练习,即精修勤练 是所有学习方法论的基础,前文提到 ...

  • 《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十)

    提问:刻意练习,这 “刻意”从何而来?精修勤练,“精” 的地方在何处? (一)学习的过程,重在操练。 全脑思维: ...

  • 组织 推导

    哪些学习需要推导?数学、力学、电学等理科学习都需要推导学习。而推导学习重要一点是操练,想这些程序性学习需要大量的操...

  • 科学学习——论我的操练(二)

    大多数在谈学习,但如何学习 实在很难说清晰。 我个人在读书过程中曾经遇到阻碍,一类是读的量不少,但是只是读 没有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学习》与我的操练(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b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