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的时候总是期望妈妈的怀抱只包容我一个孩子,天真幼稚的童年时光都是和姐姐在妈妈面前争宠。
糟乱的人生就在争宠的同时,毫无头绪的开始了。无论做什么努力,都会因为姐姐的表现,而淋湿了我所有的付出。
那一颗孤独的心,始终在飘摇。
但我知道,妈妈是最亲的人,家里的兄弟姐妹是我努力向上的原动力。
二月的一天,大侄子出生了,看着他可爱的小脸,让我喜欢到骨子里,这是血脉的延续,我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给他。
我儿子心爱的玩具,穿过的衣服,新上市的饮品,零食,营养保健品,各种坚果,总之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能给他买什么就买什么,甚至是看见侄子被他父母教育了,我还深感自尊心受挫呢。
渐渐的,侄子长大了,青春期的他,不爱多言,不想互动,和我的距离很是疏远,他的爸妈训斥他的时候,我也插不上什么话了。
生了二胎之后的我,感触就更深了,原本小孩的玩具也没啥用了,小孩穿过的衣服扔了也是可惜,像我生了二胎,本也指望妈妈能把这些小孩能用的东西,都搬运给我,毕竟是一家人吗。
结果呢,现在当家做主的可不是我妈妈,是我弟媳妇呀。家里的好东西,都被弟媳妇搬运到了她的娘家去了。
因此,我也能够明白,同是女人,惦记娘家是正常。在理解的同时,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虽然有一箱子的猪蹄儿,不是妈妈不舍得给我拿几个回去,可能她只是觉得,她儿媳妇可能要往娘家拿一些呢,妈妈就没了这个主动权。
所以不是我一味的投入,妈妈不给我回礼,只是昔日的女主人,没了天下。
虽然,我知道妈妈依然是那个最亲的人,但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延伸到了一句话中,最亲者父母,最近者夫妻。
从此,内心的依靠与孤独感,不得不形成了外壳,包裹起我脆弱的心,其实我们本没有什么最亲,最近的那个人,我们只能独立自己,习惯生活,接受现实。
我们无法全然的把自己袒露给谁,生活的苦辣酸甜,在父母那只适合报个平安。
在爱人那里,虽然是彼此最近距离的依靠与陪伴,但也未必就会善始善终。
用一颗向阳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付出我们所能付出的努力,不要计较最后的结果能不能有回报。
只有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寄托,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好未来。然而那些心里只有孩子的母亲,一样会被青春期击打得不成样子。
试问,有几个孩子会因为父母给孩子留住的精彩画面,而回味无穷,深感为人之子的幸福感。
都是心中憧憬美好爱情的遐想在支撑无数个黑夜。内心担忧父母,想念父母到深夜无法入睡的人,真的存在吗。
那最终的寄托又是什么?完美的爱人,灵魂的陪伴,又有几个人可以拥有呢。
还不是自给自足,感知自己,懂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快乐。
那个最亲的人,兜兜转转,应该是另一个自己,我们找到另一个自己的时候,要记得经常对他微笑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