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囧有言是王老五出版了《囧言囧语话老子》这本书出版了以后开了一个博客,其中有一名叫做上善若水地读者留言说,老王,看了你的书,对大道至简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心也好像跟水一样平,老王能不能用思维导图简单描述一下《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老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他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才基本上搞清楚思维导图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法宝。
思维导图,英文是 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为大脑赋能,他更多地像一个法则,他不属于任何领域,又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是非常不错地头脑风暴工具,王老五,列出了几个关键点。
思维导图主要有,主线和支线,关键词,分类和结构分支连点成线,像一颗参天大树,必须根深才能叶茂,《道德经》也有关键地中心思想,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讲主要就是形和名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的本义就是老子写给统治者的治国宝典,在《道德经》的最后,老子提出来了“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这个贯彻自始至终的观点就是“无为”,“无为而治”是统治者的治国理想,“清静”,“不言之教”,“绝圣弃智”,这些是统治者的德行,由这个德进入更加玄妙的道,我们需要把握《道德经》的核心内涵就是形和名之分。
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道德经》,才能给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以启示和启迪呢?我认为理解道德经,有三个方面的要点,我把他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维度。”
“一个中心”就是“道非谈玄,莫执形名。”这个观点估计很多人会不同意,道不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吗?怎么能说“道非谈玄”呢。
咱们先来看看老子是怎么讲,“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是通行本的说法,我们流通最广的本子是王本和河上公本,两本书里面都是这样的说法,通行本的意思是说有和无是同出的异名,但是都可以称为“玄”,所以后人都把《道德经》称之为玄妙的学问。
《道德经》被称为道家三玄之一,历来被认为是“玄之又玄”的高深经典,道德经五千字,因为太深奥艰涩往往被束之高阁,这样的智慧宝典不能让人受益实在是可惜。这个未必是老子著书立说的本意。
老子本人是不主张给道立文字,但是他从真心中自然流露出几千字的言论,以示大道至简,也表明他向道志诚之心。
后来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里面,写的是“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按照帛书甲的说法,有和无是同一个理体,他们理体虽然是一个,但是有和无又是两种不同的称谓。
这两句话没有说到“玄”字,可见这个字是后人加进去的或者传抄过程中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在这里说《道德经》主要依据是帛书本,同时也参考其他本子。
实际上,道德经的开篇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说,可以用来言说的道,不是平常那个永恒的大道。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大道了,所以说,道不在说,贵在行,明朝的王阳明提出的心学,“至良知”,良知在哪里能够体现出来,在生活当中体现出来。
阳明先生认为“知难行易”,就是说遵照做起来容易,真正要理解道是很难的,什么是可以遵照执行的呢,就是统治者之德,统治者之德是可以遵照执行,但是道体悟起来非常困难,因为道无名,无形,无物,所以用要言说很准确的表达道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说,老子是反对给“道”来命名的,哪有一个东西可以命名为道,哪里又有一个东西不能命名为“道”呢,这个概念太抽象,解释起来比较麻烦,这就是好比我们桌子上面有一杯杯冰,往这杯冰里面加水,就变成了冰水,实际上这杯子里面主要成分还是水,冰改变了形态成了水,我们不能说冰水和水主要成分一样,冰水就是水,他们是有不同说法同一成分的物质,我们可以从这个比喻来看一下形和名的关系。
好,再来打个比方说,就像道德经有一个郭店的竹简本,古代用竹简写的《道德经》称为竹简本,我们现在书柜里面是用纸新书包的道德经,我们不能说,竹简本的就是道德经,纸张印刷版就不是道德经。
同样我们也不能简单说,竹简就是道德经,竹简也可以写上论语,我们可以叫他《论语》,同样一件东西,给他不同的命名他的作用和功能就不一样。
这个道理就是说形象和名字,我们要用他来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不要去执着他,一执着就错了。
就好像冰水和水,到底是冰化成水成了冰水,还是水降温了变成了冰水,大家多多揣摩这里面的道理,实际上《道德经》是高度抽象地艺术,我们要抛开传统地思维逻辑,好好在生活中体会道的玄妙。
这就是《道德经》开宗名义,说到了,“道非谈玄,莫执形名”。
接下来说一下两个基本点,也就是道德经要阐述的两个重点概念,就“道法自然“和“清静无为”,《道德经》看起来八十一章通篇都是在围绕着道和德讲,实际上,整个道德经,甚至是整个道家思想都是在围绕着两个字“自然”,一切顺其自然,按照天道的规律去办事,才能无为。
“清静无为”这是讲的统治者要“修己治国”,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
四大维度,也就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道德经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是,察天之道,以定人之性。那么天道运行的法则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万物,这是自然,观察自然地自然地运行法则,圣人观察自然地运行法则,来制定圣贤君主可以遵照执行的君主的德行,这个德行,就是人君的本善的性格行为,简称为人之性。
说人之性怕引起人的误解,所以古人说道德经分天之道和人之道,最早提出天之道和人之道的是《中庸》,后来就沿用了天道和人道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准确地说,应该天地之道和人之性,天地人合在一起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常说的“三才”,“天人合一”,应该称为“天地人合一”。
正因为为君之道是圣人效仿天地的运行法则而确定的,那么道才可以是遵照执行而非谈玄说妙,因此,道德经的第二个维度是“道贵在行,不在说。”但是如果什么也不说的话,恐怕人产生误解,所以,要理解道德经,一定分清楚这两个道,一个是天地之道,第二是为君的人之道,也称人之性。
因为只有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治”才能行“不言之教”,这样也就接近于道了,“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国古代的师承教育都是言传身教,乃至我们读宗教人物传记的时候,这些宗教的领袖教主都是身教大于言教,看来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
其次,是“以无为本”,这是道德经讲到的这个世界的本体是混沌的无和宇宙万物组合而成的,这个混沌的无和有的本体就被称为“道”,其实老子也说了,“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勉强命名为道,可见这个道是假立的名词术语,我们可以拿来用,但是不要执着明相和这些名词术语。
老子认为,宇宙混沌未分的状态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混沌的状态,这个状态类似于虚空的状态,类似于真空,中空,所以老子才说,从无中去观察道的玄妙,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象帝就是上帝,不是那个基督教万能的上帝,而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皇天上帝,老子认为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成是早已制定好的游戏规则,而上帝只是这个规则的执行者,这个规则就是道,但是道是不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老子没有说,道可以说是宇宙混沌未分的时候就存在了,我们姑且的把道认为是万物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无,佛家也说,有空就是无,无就是空,所以佛家是讲空无的。
虽然这些宇宙森罗万象,但是大道之简,因为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是不是简单地,自然因为按照规律生成运作,所以他是简单地,“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
正因为大道至简,以至于,简单到无法描述,不得已假立一个名词术语称他为“道”,正因为道如此简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用他,不能执着他,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这个世界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不变来应万变。
整部道德经围绕着的就是“自然”和“无名”这两个理念,不管是天之道还是人之道都应该顺其自然,清静无为,道的本体是无,是没有自名和自相的,因此大道是至简的,我们在生活修身养性,悟道,体道,这是道德经教给我们的人文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