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蒋勋老师的《梦红楼》,主要讲的是林怀民先生的云门舞集排演的《红楼梦》。
宝玉那么深情的人,要悟的道理是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儿女忘不了,
……
功名、金银、娇妻、儿女,是世俗的牵挂,但是,这些忘不了的牵挂,真的属于你吗?未必。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即便是宝玉和黛玉,也是历劫还债来了,“欠泪的,泪已还;欠命的,命已还。……”“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一世,该还的全还了吧,不受后有。
没有对与错,只有因果在;没有是与非,只有分别在。能遇到的都是应该遇到的。于一切有情无憎爱。
儒家的入世,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蟒袍玉带,为了封妻荫子。道家的出世,是为了解脱;佛家的苦行,是为了修来世。我们一世为人,到底为了什么呢?
为了什么?还债呗。
于一切有情无憎爱俗世里的所有纠缠,都是债。夫妻、亲子甚至兄弟姐妹,师徒、师生、同窗、好友,都有前因。“前世送终人,即是后世有缘人”。
关了灯,我躺着,想着四大名著之间的关系:《三国演义》里的权力斗争,《水浒传》里的厮杀,其实都是为了《红楼梦》里的日常——有国才有家,国泰才能民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红楼梦》里的宝玉,也是一块石头幻化来的。
那么,孙悟空和贾宝玉,有什么关系吗?孙悟空是天地所生,顶天立地,无有私情,他整个就是面猎猎作响的旗帜;而宝玉,对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有深情。——他们两个是两个极端,一个大义无私,一个缠绵悱恻。但是,宝玉最后不是出家了吗?出家了,就和孙悟空一样了,都是和尚,都是“四大皆空”。
孙悟空,是宝玉是未来吗?宝玉,是悟空的前世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