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上一章 I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四】聪明勇决促起兵
撰文 I 容蓝
【一】起义兵首战西河

李渊父子既杀王威、高君雅二人,立即起兵。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传檄各郡县,将起义军称为义军。
对于隋帝国和杨广先生来说,这个大业十三年真是乱象丛生,惊心动魄。
这一年:
杜伏威破隋陈棱,据历阳(今安徽和县),称总管;
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
余圆朗破东平(治今山东郓城东),据有琅邪(治今临沂)以西,北至东平之地;
卢明月在淮北称无上王,随即被江都通守王世充战败而死;
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杀郡丞唐世宗延安等郡称帝,定都朔方,受突厥为大度毗伽可汗;
马邑鹰扬尉刘武周干掉上司王仁恭,陷楼烦、定襄起兵,称永乐王,突厥封为屋利设(就是别部典兵者);
城府校尉薛举起兵,称西秦霸王,旋改称秦帝,取天水为都;
李轨在武威起兵,称河西大凉王;
翟让、李密取兴洛仓,开仓济众,同年,李密宴杀翟让,自称魏公……
我们从《新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看,除了上述比较有名的这拨人,当时几乎是全国各地都是造反的人。
真是狼烟遍地,荆棘丛生,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的杨广听闻李渊起兵造反,当时就懵了,当然更多的是恼羞成怒。
以杨广的聪明,他当然知道,李渊的起兵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比其他任何人都令杨广担忧的人,因为他了解这个人。再加上李渊所在的地盘,不但军资雄厚,离大隋朝的帝都长安更是近在咫尺。虽然自己的孙子杨侑在长安守着,但跟李渊这么个老油条比起来,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立即就被秒杀下去了。
所以杨广立即下令,让洛阳、长安的官员立即准备防御措施,阻止李渊对西京和东都的觊觎。
李渊的传檄到各郡县,基本上都是受檄而服。但是这世上偏偏就是有许多人骨头生得比较硬,天生就是吃硬不吃软的人。他们一个叫做高斌廉,一个叫做高德儒,我不知道他们两个是不是亲戚,反正他们俩当时就是明目张胆的反对李渊。
你没有看错,这个高斌廉就是李世民找来陪裴寂赌博输钱的那个,他当时是辽山县(相当于现在的左权县的东北部分)的县长。我想想这哥们也是蛮搞笑,当初伙同李世民输钱给裴寂玩得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是不是输钱输红了眼,反正一接到李渊的传檄,他就向杨广报告了李渊起兵的事情。
而高德儒为西河郡丞,他所在的西河,离太原比较近,也是李渊大军入关的一个入口。
看到高斌廉和高德儒如此不识时务,裴寂等一帮人就主张先收拾了这个牌桌上的老输家高斌廉,杀鸡儆猴。也不知道是不是怕高斌廉抖露他贪婪赢钱的把戏,想杀人灭口。
但是李世民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他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辽山不过一隅之地,攻不攻都无所谓,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而西河郡丞高德儒,不但不肯听命,还挡住了南下争夺天下的道路,高德儒才是必须扫清的障碍。
李世民的观点得到了李渊及李文静等人的认同,决定先收拾高德儒。
但是收拾高德儒之前,得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突厥的问题。李渊知道,如果不解决突厥这个后顾之忧,一旦自己兵起西河,突厥人如果抄自己的后路,兵进太原的话那就大大的不妙,所以他做出一个决定,让刘文静出使突厥。
遣刘文静使突厥,约连和。
突厥这帮人,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能搞定,刘文静很快就搞定了他们。
后方稳定,李渊立即命令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领兵直取西河郡,真是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啊。
对于这起兵首战,应该来说李渊是非常重视的,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战的胜败关系到自己筹谋数年的大业是否能够功成。当然,我也认为,此时的李渊内心是有些许惶恐的,前途茫茫,命运未卜。所以在大军临行前,他对当时的太原县长温大有说:
士马尚少,要资经略,以卿参谋军事,其善建功名也!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若克西河,帝业成矣。”
温大有作为李建成和李世民西河首战的参谋长,帮助他们兄弟二人终于不负所望,往返只用了九天,就一举拿下了西河郡。
对西河郡当时的状况我无法了解,但李建成兄弟二人所率兵力也不过万余人,这么轻松的就拿下了西河,也足以说明作为领军统帅的李建成其能力及法度是不错的。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记载:
“大郎(建成)等虑其不攻,以军法为言。”
“三军闻者,人皆自肃,兵向西河。”
当然,轻松拿下西河,在战前策划会议上李世民的论述,对这个结果也是可以预期的。另一方面也因为高德儒这个人实在是个孬货,他就是靠拍马屁上位的。
高德儒开始只是杨广的亲卫校尉,这官比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他们稍微大点儿。有一次他在洛阳西苑看见孔雀,估计当时正好看见的是孔雀开屏,他可能也是第一次看见,毕竟孔雀这东西在哪个年代是个稀罕货。当时他就激动得不得了,自称看见鸾鸟祥瑞,马上就奏报杨广。杨广先生最喜欢的就是有人报告祥瑞,以体现他文治武功的了得,立马任命高德儒为朝散大夫,不久后就任命为西河郡丞。
这么一个货色,我估计当时他可能也只是耍耍嘴上功夫,博个忠君爱国的名头罢了,谁知道人家李渊把他当成了靶子,首先就拿他开刀。
攻下西河,李世民看着绑在阶下的高德儒,是气得不得了,当场就是一通臭骂:
“汝指野鸟为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
骂过瘾了直接干掉。
从李世民收拾高德儒这事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他内心确实是正义无畏,同时,在政治上也成熟了许多,他这话的意思是告诉世人,我李家父子兴义兵,就是为诛杀像高德儒这种货色,跟后来很多造反派所说的“清君侧”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次西河战役,是建成、世民的第一次作为主帅领兵,我们可以从这次出征,一窥历史上庸碌无为的李建成到底是不是那么的不堪。
《资治通鉴.隋纪八》对此次战役行军有如下记载: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
在长幼有序的时代,显然李建成肯定是指挥这次战役的主帅,李世民是副手。能够做到与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而且军纪严明,令军民感悦,充分说明了作为统帅的李建成绝不是因为他是李渊大公子的缘故,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和将略之道。
西河轻松取胜,李渊非常高兴,他说:
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自然,西河之胜 ,极大的鼓舞了李渊集团南下入关的决心。当即,李渊在裴寂等人的策划下,决定建置大将军府,为三军,分左右,起义军统统称为义士,当然,这只不过是收拢民心,找个冠冕堂皇的好听而又能被人接受的名头而已。
就像现在开公司一样,首先必须给公司起个吉利的名字,然后健全机构,方可运转。李渊当时的组织机构是这样子的:
以大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领左军大都督;以二儿子李世民为敦煌公,领右军大都督,同时:
以寂(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及前长安尉温大雅为记室,大雅仍与弟大有共掌机密,武士彟为铠曹,刘政会及武城崔善为、太原张道源为户曹,晋阳长上邽姜謩为司功参军,太谷长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 刘弘基、窦琮及鹰扬郎将高平王长谐、天水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自馀文武, 随才授任。
至此,李渊夺取天下的军政机构就组成了。
与此同时,李渊命令开仓赈民,反正太原多的就是粮食。我认为李渊此举也是向李密开兴洛仓这事儿学来的。当时李密开兴洛仓赈济灾民,随之从者数万。李渊收获也不小,前来投奔应募者无数:
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
这时候李渊手头已经有兵力三万多人,加上太原自有的军资,又得到了突厥的支持,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成为李渊开唐的生力军。
有了军队粮饷,健全了组织机构,按一般造反者的套路,就是把部队开出去找人干架,谁不服我我打谁。但李渊没有急着这么干,他先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大肆的封官许愿:
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其馀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功能,手注官秩, 一日除千馀人;受官皆不取告身,各分渊所书官名而去。
这一招着实厉害,一下子就网络了大批的人心为他所用,也稳定了自己的大本营。后来攻下霍邑后,他又故技重施,收买了大批人心。面对李渊的这种做法,当时就有人质疑他乱封官,但是李渊认为:
隋氏吝惜勋赏,此所以失人心也,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
李渊很明确,封官就是为了收买人心,他觉得这比用兵攻打都要好。但这也给初唐的政局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对此后面我们会有提及,而此刻,有兵有马有梦想的李渊,要做的事情就是拿下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