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大多都是写好的事情,好的感受,或者是自己的一些愿望,的确很少写不好的感受,甚至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写一些可能我认为不好的事情,也都没写。这其实可以体现我在人性认识上的不成熟,喜欢好的,排斥坏的,而且体现在思维层面,体现在文字中,均是思想不成熟。我写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完了一般就不做更改,只是看看有无错字,因此只能算是随笔,但的确是写的那刻我的真实感受。今天听到贾老师的一句话,好的作家在作品中无法隐藏自己。从一个人的真实文字中,一定能看出这个人的很多东西,而且是隐藏不了的东西。我不是一个作家,只是随手写一些自己的生活感受而已。但我自己从自己的文字中还是能清晰的看出自己来。

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写一些抱怨的文字,写一些负面的不成文的感受,只是觉得内容太过主观,纯粹是很丧,因此我觉得只适合作为个人日记。但最近看了几个电视剧,看了一些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电视剧里总是有坏人,而且可能很坏,作品如果好的话,好与坏会同时出现在相关的主人公中,主人公如果是单纯的好或者坏,就显得表现的有些幼稚。完整的人就是这样,好与不好并存着,这是正常的人性,如果一个人的作品中只有好,没有不好,那只是展现了作者的一面,不完整。就如我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只是反映了我的一面而已,不完整。完整的我有很多的不好,我并没有通过我的文字写出来而已,但并表示没有。写文字,或者说看待自己,没有必要去逃避不好的一面,人性成熟的写作者才能把握这些,才能够写出更加成熟的作品出来。
之前我自己很幼稚的也想过是否可以构思一个故事,或者想想是否可以尝试写写小说,可是内心好像贫瘠的如沙漠,完全无法勾勒出人物和情节。就好像一个从没设计过建筑的外行,就想设计高楼大厦了,心中无墨水,就想写小说,想想也真是醉了。能通过写下这些文字来这么客观的看待自己写的文字,也算是看到并接受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完美了,从此也希望我的文字能越来越成熟。
好与不好的维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就如我这样的从不离经叛道的人来说更是,因此我喜欢好的,排斥不好的,就如我写的文章。不过最近我渐渐有了一个新的维度,那就是生命力,其实好的不好的都是生命力的体现。有生命力和没生命力就是另一个衡量维度。我一向是一个低调的人,其实活着活着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没有生命力的人,因为生命越来越不伸展,从所谓的好与不好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脾气也好,从不与人争吵,总是退让。去自然界看看,你就会发现,有生命力就是美,不管是小草还是大树,茂盛的嫩芽总能给你带来力量的感觉。而枯萎的场景则不会。
我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人,哪怕我成为一个不太随和的人也没关系,哪怕更加自我一些,不完美是正常的,不断的要求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好人,其实不好的一面依然存在,只是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并破坏自己和身边的人而已,不如大方的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反而会成全了完整的自己,不完美也需要看见,需要被接受。
今天还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讲的是婚姻中的不完美,婚姻肯定不会是完美的,关键是如何去看待这个不完美,是看到此不完美,然后不断地去完善,不断的去追求那个在对方眼里更完美的自己,还是通过婚姻看到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安心的过好自己。其实这个体现在所有的关系中,能通过婚姻或者关系看到自己的不完美,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变,那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是为了关系中另一方而去改变,那或许是背道而行之了。
我很欣喜的看到自己生命的中的不完美,没有生命力的我的一面,只是用好与不好来评价的一面,越来越把我推向生命力无法伸长的一面,人生渐渐失去了力量,失去了光泽。如果用抛物线来形容人生,我现在就如处在抛物线的底部,我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离开,但我知道已经不会比这更低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可能是一条线般平坦,总是有波峰有波谷,能认识到,能接受,便已经是在为自己积蓄力量。就如冬季里的大树,虽看上去一片枯萎,但已经为春风吹来时的绿满枝头最好了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