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读书
关于《六经》的渊源,以及流传、造伪过程的梳理

关于《六经》的渊源,以及流传、造伪过程的梳理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0-07-09 19:18 被阅读0次

    几千年前的中国人惯用归纳总结法,所以中国文化中关于数字的名词和典故非常多,有“三皇五帝”“九宫八卦”“六经六艺”“二帝三王”等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六经》,读历史我们都知道,目前已知最早的史书是《春秋经》,《春秋经》记载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鲁国历史,是东周时期的前半段,这段时间现在又被称为“春秋时期”。

    那个时候写字都用竹简,因为竹简数量有限,而且书写查找(准确的说应该是刻画)困难,所以《春秋经》中的语言都非常凝练,以致于在战国时期的人读来都有很多不通的地方。所以就有很多人为《春秋经》写注解,带有注解的《春秋》就被称为《传》,到现在流传下来的《春秋》传总共有三家,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其中《春秋左氏传》又被成为《左传》,是最有影响力的《春秋》传。

    所以,读《春秋》我们要知道,《经》和《传》是两码事,《经》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其真实度是非常高的,我们几乎可以把他认定为真实的历史。之所以用了“几乎”两个字,是因为国史的记载并不一定绝对真实,很有可能受到当权者的影响,而且后世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散佚、篡改、讹传。但即便如此,在没有别的证据证明其伪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将《春秋经》认定为真正的史实。

    但《传》就不一样了,《传》的性质是属于后人解释前人,这其中一定有主观的影响或者是解释的错误。拿《左传》打个比方,东周初年公元前770年发生的事情,在史书上没有被记载下来,那么生活在近300年后的左丘明补充的内容怎么能保证真实?

    只不过,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左丘明,其对春秋时期的认知水平和获取的一手资料要比后人多得多,而且《左传》经过后人的证实采信度非常高,所以《左传》也被当成了研究历史的权威著作, 不过这个权威不是绝对的。而其他谷梁、公羊两家,同样是《春秋》传,采信度就没有那么高了,所以我们只能是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史实辨误的绝对证据。

    我们再说回《六经》,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和《春秋经》,那么《六经》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资料中,“六经”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庄子·外篇·天运》,其原文如下: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 、《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 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根据这则资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庄子告诉我们,孔子跟老子说过自己治《六经》多年。所以根据这个结论,我们认可了《六经》的存在,因为这是圣人之言,后世君主治国无外乎法家、老庄和儒家三途,这里四个人中出现了三个,所以《六经》在读书人中的权威也就体现出来了。

    那么,《六经》到底是什么,是六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只有这六本能够称得上“经”?根据上面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我们也能得出结论,《六经》是“先王之陈迹也”,是过去“二帝三王”之故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史实”,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所谓“二帝三王”,指的就是尧帝、舜帝、夏王禹、商王汤和周文王姬昌这五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二帝三王”时期是我国传统史学界的“信史”时期,就是古代的史学研究者认为这五个朝代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依据就是《六经》。

    据说“二帝三王”时期,国家的史官分为左史和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史通》),也有说“动则左史记之,言则右史记之”(出自《礼记·玉藻》)的。我们且不管他谁说的对,总之我们知道,“二帝三王”时期,跟后来春秋以后的记史方式是不一样的。《春秋》传及后面的《二十四史》都是把言行放在一起记的,而“二帝三王”时期是言和行分开来记的。

    记言的就是《尚书》,记行的有《诗》《礼》《乐》《易》,另外再加上后来的《春秋经》,《春秋经》是属于东周前半段的鲁国史,它也是记行的。所以,这六部书就相当于“二帝三王”时期的“正史”,在中国史学体系上,他就跟后面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衔接起来了,它是秦朝以前的历史权威,由此我们也就知道《六经》的重要性了。

    《六经》是先代的圣人言行,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很多君主作为治国的参考,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记载春秋战国历史的书中,都有对于《六经》言行的引用。但是那个时候只是被作为治国参考而已,并没有被当成治国“圣经”。

    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那个时候周朝式微、礼乐崩坏,《六经》散佚不全,孔子开始治《六经》,对《六经》进行了整理、学习的工作,六经从孔子这里又重新重视起来,孔子在《六经》的基础上建立了儒家学说,广收弟子,到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学说,但是始终没有被接纳。

    反而是孔子的弟子门人,以及后世的儒学弟子,有很多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使儒家学说渐渐地登上庙堂。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六经》在很多国家的被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但这个时候尚为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时代,儒家学派并没有太过于耀眼。

    后世对于《六经》的研究,孔子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奠基者,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六经》几乎都经过了孔子的整理、编纂。《诗经》据传是由孔子和他的弟子编录成书,《尚书》原名为《书》,是孔子在前面加了一个“尚”字,而据《汉书·艺文志》载,《尚书》正是由孔子晚年从尧舜到秦穆公时期的重要文献中选出了100篇,并且为之作序。

    《史记》、《庄子》、《礼记》等书都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而《礼记》一书据说是孔子及其弟子所编写。对于《易经》,《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年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并且为易经的《彖》、《系》、《象》、《说卦》、《文言》等篇作序,被称为《易大传》。

    孔子曾经向苌弘学乐,据说《乐经》也是孔子所编定,而《春秋》被视为儒家经典,据说孔子也曾对其进行整编。这些说法几分真、几分假我们目前很难分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对于《六经》的编纂和流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后来秦统一六国,秦始皇以法家治国,在李斯的建议和主持下在全国展开了烧书活动,秦始皇所烧的书有除秦国以外的各国史书,还有非秦朝博士所有的《六经》和诸子百家等。这样一来,当时中国所有的史书都集中在了咸阳,而非秦国的其他国家的史书则被烧毁,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除《春秋》以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书。只有一本《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晋国的史书,还是在西晋时期从墓地里挖出来的。

    后来刘邦攻进了咸阳,很多将士都急着抢金银珠宝,只有萧何到丞相府和御史府收集了律令图书,但是对于秦宫里藏的《六经》、诸子百家等书就照顾不到了。结果项羽入咸阳,一番抢掠之后,在咸阳点了一场大火,火烧三月不绝,秦宫里保存的所有书籍都在这场大火里烧光了。秦始皇烧民间的书,把天下的书都集中到了咸阳,结果项羽一把大火,整个中国基本上就没有书可读了。

    不幸的是这两场大火都烧得很干净,后来连条漏网之鱼都很难找到。幸运的是,鲁国孔庙里藏的儒家经典代代相传,得以保存了下来。另外,秦博士叔孙通带着一百多个弟子归了汉,这些人是当年曾经在秦宫里读过书的。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承平,国家重新设立《诗》《书》二经博士,可是这个时候《六经》都已经被烧光了,连书都没有了还设什么博士。于是,就在全国范围内搜书,后来在济南找到一个读过《尚书》的老爷子——曾经在秦朝担任过《尚书》博士的伏生,但是伏生年纪太大了没有办法进京,于是文帝派晁错到伏生家传了二十八篇尚书。

    到汉武帝的时候,又得到了一篇《泰誓》,后来鲁共王要造自己的宫殿,把孔子的旧宅子也围了进去,在拆墙的时候,从墙的夹层里得到了很多古文字的书简,经过整理之后得到了《尚书》十六篇,这样一来加起来就是四十五篇。

    到西晋末年的时候,《尚书》于战火中散佚,后来到了《东晋》,有个叫梅赜的人献《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尚书》版本。但是从宋朝开始,就陆续的有学者怀疑并证明梅氏献的是伪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版本,从宋朝到现在辨伪工作就没有停过。这是《尚书》

    汉文帝设立博士的时候,《诗经》也找不到了,但是当时讲《诗》的人比较多,鲁国有申公,燕国有韩婴,所以文帝就任命他们为《诗》博士。到景帝的时候又任命辕固生为《诗》博士,但是他讲的跟申、韩二人各不相同,所以《诗经》又分为《鲁诗》、《韩诗》和《齐诗》三派。

    到汉景帝的时候,又增设了《春秋经》博士,为董仲舒、胡母生两人,他们传的是《公羊传》。后来刘歆发现了《左氏传》,而《谷梁传》则是成于西汉时,是解《春秋经》的一本伪书。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独尊儒术,又增设了《礼》、《易》二经博士,从此《五经》开始作为儒家经典传了下来,宋朝时和儒家的另外四本著作并称为“四书五经”。之所以是《五经》而不是《六经》,是因为《乐经》实在是找不到了,在项羽那把大火中彻底消失了,其他的《五经》也是残缺不全、真假难辨。

    《礼经》据说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原书应该也毁于项羽的大火当中,汉武帝置《礼经》博士的时候,只有鲁国的高堂生会讲《礼》,所以高堂生就成了《礼经》的传承者。高堂生传了十七篇《礼经》,后来传给了萧奋,萧奋传给了孟卿,孟卿传给了后苍,后苍又传给了戴德、戴圣叔侄

    戴德后来又得到孔子门人所记有关礼仪的学说共二百一十四篇,删其烦重总共得到八十五篇,即《大戴礼记》,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残缺本。现在我们看到的《礼记》是《小戴礼》,作者是戴圣。

    《礼记》从西汉时就变成了“三礼”,分别是《周礼》、《礼记》、《仪礼》,因为这“三礼”都不是《礼记》的原始版本,而是汉朝人根据《礼记》捕风捉影的再次创作。《礼记》就是戴圣的《小戴礼》,《仪礼》据说就是高堂生所传的十七篇,《周礼》署名为周公旦所作,其实是刘向、刘歆父子的伪作。如果加上《大戴礼》,原来的《礼经》现在就是四本。

    孔子时期的《六经》到现在早已经是面目全非,要么是残全不全,要么是真伪难辨,要么是肆意修改。所以,想了解秦朝以前的历史,我们现在的资料可以说是非常稀缺,只能是凭借着这些真假难辨的“原始史实”,既用它又得防着它作伪。


    参考资料

    1.清·崔述《考信录》卷上,释例,时代与识见

    2.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儒林列传

    3.战国·庄子《庄子·外篇·天运》

    4.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第十、十一、十二章

    5.顾颉刚、何启君《中国史学入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六经》的渊源,以及流传、造伪过程的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os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