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说,用人单位招聘应当打破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的头衔。我觉得这种提法非常不妥。
人才流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所谓双向,就是用人单位有选人的权力,就业人员有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力。我们的人才市场,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而不是当年的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是计划分配制的。
确实很难985也好,211也罢,还有双一流的,这些头衔不是任命制,而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来确立的,是高校自身努力得来的。特别是中国一些顶尖高校,已经进入国际排名指标体系内,国外每年都有发布国际上高校的最新排名,中国的高校在列入其中。这些排名,不是因为你是985、211或双一流高校,而是通过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指标体系来确定的。
我是文革结束后考入高校的,那个时候,我们一个高中班50人中,考上大学的不足10%,大部分是进不了高校的,当然,没考上的不只是因为的没有实力,而是实力相对较差。那么影响他们进入高校继续就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当时全国高校招生量的限制。我记得我们当时在校的大学生总量不足40万人,接近现在在校博士生规模。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在高中毕业生中大概只有10%考不上大学。所以,我们看问题要客观,不能只要持有一张本科文凭就去强调用人单位你不能把985、211和双一流毕业生作为优先录用的对象。
有一种观点非常理想化,认为高校分为三六九等是因为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我给个肯定的结论:高校资源世上没有均等化。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既然有高校排名,就说明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反映出教育资源的质优性以及毕业生的水平能力(别抬杠,这里讲的能力水平不是指个体,而是讲总体)。现在网络上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提法,说是排名第一的高校毕业生张三李四在我单位的能力水平也不咋样,我说,这既不是个体评价,也不是按照你的评判标准来决定的。
此外,当年高考时,进入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他们不是被分配进入的,而是凭借他们自身的实力考进去的。一个学生考入985高校,与考入排名百名以后,甚至在500名以后高校的学生,怎么去均衡?一个高考分数700分上下,非得要与高考分数只有500分上下的学生比,这能体现均衡化?显然,是不公平的,说重一点,这是在胡闹。
再说,我们常说一句话,起点决定终点。我们还有一句老话,少年不努力,老来徒悲伤。这些中国历史上总结出来的经验足以说明,尊重每个学生的努力,这才是公平公正。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求用人单位在选人时,要所谓的“一刀切”,以体现均衡化,非得要用人单位忽视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的头衔,以求得所谓的合理和均衡。
我觉得目前我们社会思潮中存在一种绝对化的想法。前段时间热议退休金要相同,理由是退休以后不工作了,不贡献了,大家都是退休在家,所以退休金相同才是公平合理。我当时就否定这种提法:你既然退休了,不工作了,不做贡献了,那凭什么还要给你发退休金?你这不是想不劳而获吗?显然,这些人并没搞明白退休金是什么。
关于选人要打破985、211和双一流这种提法要不得,否则会伤害到努力的学生,如此下去,那就更不公平正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