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个朋友,特别爱折腾。高考结束后,因没考上想去的学校,只身一人前往大城市打工。
之后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干过五个月的流水线操作员、两个月的肯德基面包组装手、四个月的终端销售、四个月的淘宝客服,还有两年多的工厂保安。
在这期间,因为看不见路在何方,可以说度日如年。当初不顾家里人反对,没有选择复读,而是一意孤行地出来工作。却并没有混出个人样,让他整日焦虑。
后来,他决定放手一搏,前往上海去闯荡,没想到这让他摔得更惨。
到了上海,发现对学历的要求更高。没办法,只能先找个门槛比较低的销售工作。这份工作是销售古玩的,“无底薪、无社保、高提成”,但干的好的月收入能达到好几万。
不过这工作水有些深,有时候还带有一定地欺骗性质。他自己内心很矛盾,加上迟迟开不了单,上海生活成本又高,很快积攒的一点钱就都用完了。
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但他还不是不愿意宣布自己的失败,于是着手向熟人借钱。这时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只要能够借点钱吃顿饱饭就行。也不知道最后到底借了多少,他也没认真去计算过。最后他对自己越来越反感,以前是最讨厌借钱不还的人,现在却变成当初厌恶的人。
当时的业务经理和他年纪相仿,经常喊他出去上网,然后宵夜。因为一直没开单,便想借此消愁。每天晚上都喝的大醉,有时醒来不记得前一天发生了什么。。。
再往后,有人上门推销信用卡,他便办了几张。靠着不停地套现撑着过日子,直到后来窟窿越来越大,眼看已经挡不住了。
这时只能厚着脸皮回家,回家后一言不发,任由家人说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以后,回去这些都是毛毛雨。
再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去做焊工还债,工作时间早上五点到下午五点。住的地方奇差,100平的毛坯房挤了10个人、2辆电瓶车,夏天各种难闻的气味。工作主要内容是给汽车焊后纵梁,焊枪30斤重,一天下来,全身精疲力尽。
而且到处都是焊烟,就算戴上口罩,也是鼻子嘴巴全是灰。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信用卡账单,还是咬牙坚持。两年过后,账还了七七八八了,他的心又开始躁动。
恰好之前的销售经理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就这样他又去销售古玩。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二次入行,并没有让他有实质性的改变。很快又和以前一样,每天上网、喝酒,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差,手上的一点积蓄又整没了。。。
后面如何度过难关的以后有机会再说。他对这些经历的反思就是:圈子决定了自己的行为。第二次再去上海,如果有别的选择,肯定不会去再做那个销售。但当时自己的圈子就这些人,别无他选。
我也在思考,当我们回头看看自己的圈子时,绝大多数也是这样:圈子决定了自身的行为。而想要融入新的圈子,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