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庄子》与跟随JT叔叔学庄子
庄子内篇第二《齐物论》主轴与人籁、地籁、天籁

庄子内篇第二《齐物论》主轴与人籁、地籁、天籁

作者: 东坡历险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20:52 被阅读0次

有一天,颜成子看到自己的师父南郭子綦靠着椅子打坐,仰头朝天深长地呼吸,忽然“吧嗒”一下的感觉,师父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另一半(阳神出体到外面去玩了)。

颜成子本来侍立在师父身旁,看师父是否需要端点茶叫个外卖什么的,发现了这个状态,就奇怪了。问师父,这是怎么了,身体可以像枯木一样,难道心神也可以像死灰吗?你这次打坐和以前打坐完全不同啊?

子綦见颜成子能看出自己这种状态,说明颜成子的感知力已经练得不低了,心下甚慰!告诉徒弟说今天我 “丧我”了,把“自我”丢弃了。

为了更好地向徒弟解释自己的状态,他提了“人籁、地籁、天籁”三种概念,让颜成子去理解。

人籁是乐器吹出的声音!

地籁是风吹过地球上各种孔窍产生的声音!

如果说人籁和地籁是靠外物的鼓动而生,天籁呢?

天籁就是没有外物鼓动之前就有的“无声之声”,因其无声,它可以是任何声音,碰到的东西不一样就呈现不一样的声音。

在这里说明以下,天籁一词来自《庄子》,但现在的意思和运用语境与庄子原意已经大相径庭了。

以上就是《庄子齐物论》的伟大开篇。

南郭子綦是想通过这个象征物告诉颜成子,人的各种信念构成了后天“自我”的各种纠结的坨坨,本来没有是非对错差别的客观现象,碰到不同信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反应。于是争辩产生了,各种对立产生了,而百分百的事实是不需要争辩的,既然对立争辩那就有不是事实的部分,所以争论无益,只是耗损心力而已。

“丧我”法就是溶解掉这些成见信念构成的“自我”,这样才能与大宇宙合一,让心力(生命力)容量撑大。不让心力在各种争辩中消耗能量,以避免使自己的身体成为那种特别“费油”的车。

通过“丧我”法,降低“自我”浓度,抛掉各种成见信念,脱离对立二元体系,调和统一各种矛盾,是《齐物论》的主轴思想。

对身体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道家的法门都是心灵和身体同时修炼的,显然南郭子綦的身体也通过丢掉头脑思考力,进入了一种“无极”本源状态,好似身体溶解在了自然中,阳神得以脱去束缚,出体游玩。这是一种修炼途径,“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放弃思考,让与大宇宙连接的潜意识来运作身体,逐渐会达至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神通”状态。

相关文章

  • 《庄子 齐物论》:地籁、人籁与天籁

    南华真人——庄子 01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安徽蒙城县)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 2022-09-28

    《庄子》第二个位置《齐物论》,以前只听说过“天籁”,没有听过:“地籁”、“人籁”。大地的呼吸就是风,风不吹的时候,...

  • 庄子|人籁、地籁、天籁

    《齐物论》第一篇章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 读《庄子》// 齐物论(二)

    庄子·齐物论(雅译) 续 子游说:“请问人籁地籁天籁所指?” 子綦说:“自然鼓动的气,名为风。 这风不发作还好, ...

  • 读庄子,第三篇

    齐物论 之前总称颂那些很纯静的声音和音响叫天籁之声,真不知道出处在何处,原来在庄子这里啊。人籁、地籁、天籁,区...

  • 读《庄子》// 齐物论(三)

    庄子·齐物论(雅译) 续 子游问道: “地籁为众窍所发之声, 人籁则为管箫之类所发之声。 请问天籁是什么?” 子綦...

  • 南师悟庄子 达到亡我境界 才可体会生灭无常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南郭子綦提出“人籁”,“地籁”,“天籁”,这几个词是庄子提出来的,后...

  • 《庄子》第三天《齐物论(一)》

    《齐物论》开篇庄子通过人物对话,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的说法。南郭子綦是道法高深之人,某一天达到了“物我两...

  • 人籁、地籁、天籁

    在《齐物论》中,庄子特别指出,千万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千万要保持基本的怀疑精神,这样。所谓振振有词的思想,其实都是...

  • 天籁    地籁    人籁

    人籁、地籁、天籁是老庄的一种思想境界,庄子特别崇尚生命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可以超越社会的束缚、生理的束缚、生命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内篇第二《齐物论》主轴与人籁、地籁、天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q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