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人的七情之一,似乎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希望和恐惧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人都会对生活抱有希望,也必然对未来怀有恐惧。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没有希望就没有恐惧,没有恐惧也就没有希望。美国作家库柏说,不曾恐惧过的人,不会抱有任何希望。
恐惧不是因为眼前的事实,而是因为人有想象力。萨古鲁说出了本质:“恐惧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活出生命,你只是活在你的头脑里。你始终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产生恐惧。这就是说,你始终对不存在的事物产生恐惧。你的恐惧百分之百是你想象出来的。”
恐惧出于无知,有害于人们的创造力的发挥。许多写作者写不出或者写不好,其实是恐惧心理障碍了自己。许多人虽然有目标却不敢行动,都是因为恐惧。
莎士比亚告诉人们,想象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上的恐怖。英国小说家笛福强调,对危险的惧怕要比危险本身可怕一万倍。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只有在逃避事实、逃避“现在如何”的行为中,恐惧才会出现。
如果完全生活在现实中,活在当下,就不会有恐惧产生,但是普通人很难做到。《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但是我们很难做到无挂碍,所以无法消除恐惧,只能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使它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我们就算正常人,否则就是病人。
一位刚出家的尼姑为一生意人开示。尼姑没文化,不会讲经开示,而此时庵中只有她在,没办法,只好战哉兢兢的对生意人说了8个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生意人不知此中缘故,惊喜的谨记“八字真言”,生意路上诚惶诚恐,战战兢兢,防范措施严谨,策划运作周到,一举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
适当恐惧对人有一定好处,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完全没有恐惧心,人也无法正常生活。恐惧产生力量,能量。在恐惧的时候,人可以跑得非常快,甚至连奥林匹克选手都会觉得嫉妒。
季羡林先生说,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
经历恐惧是认识和消除恐惧的唯一方法。奥修建议,每当恐惧出现的时候,永远记住,不要逃,那不是解决之道。进入它。“如果你害怕黑夜的话,就走进黑夜,那是克服它唯一的方法。那是超越恐惧唯一的方法。”
克里希那穆提教导我们若要超越,就必须看到它们、面对它们,不以任何方式逃避它们,不借助谴责或者对事实的恐惧来逃避。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发现,恐惧离我们尚远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它,而当它真正临近了也就不感到那么可怕了。
萨古鲁告诉我们根除恐惧的方法:头脑中的一部分是记忆,还有一部分是想象。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想象。因为,当下两者都不存在。你陷入了想象之中,这就是恐惧的来源。如果扎根现实,就不会有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