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gal
图:网络
叫魂谣(1768)
石匠石和尚,你叫你自当。
先叫和尚死,后叫石匠亡。
早早归家去,自己顶桥梁。
1768年,这是大清国史上最荒唐的一年,天朝上下都被一股恐惧笼罩着,包括高高在上的乾隆帝也不在外。而这股恐惧,正是来源于1768年春天发生的“叫魂”事件,但在几个月后,这场叫魂闹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妖术大恐慌。
一、“叫魂”
所谓“叫魂”,字面意思就是把人的魂灵叫回来。在古代,当一个孩童生病或者精神不振的时候,有些大人会认为是被什么脏东西染上了,于是需要到户外通过叫喊的方式将孩童的魂灵招回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喊魂”或“招魂”。
1768年发生的叫魂案则是另外一种叫魂,这是一种害人的叫魂。据传,这种叫魂有两种手段,一是将仇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吩咐正在筑桥的石匠通过稽垫桥桩的方式打入桥墩下;二是窃取仇人的一块衣襟,或者一簇辫子,通过念咒夺走受害者的魂灵。据传言,这两种手段都可以将受害者的魂灵吸取出来,导致受害者精气大伤,重则死亡。
一位正在喊魂的母亲1768年春,叫魂的危机已经悄悄诞生,恐慌慢慢笼罩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两江地区的百姓无不提防着,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妖术已经开始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短短几个月,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
1768年夏,山东巡抚向朝廷上奏,说是山东境内发生叫魂伤人事件,施术者可以通过法术吸取人的灵魂,并且割走人的辫子。乾隆本来不当回事,但一看到“割辫子”,便慌了神。
辫子是大清的象征,也是大清的底线。自清军入关以来,政府就推行“剃发令”,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为此汉人与满人发生了许多流血抗争,所以辫子可谓是汉人甘心臣服于满人政权的象征。
山东的这份奏折开始挑动乾隆敏感的神经,在这个大兴文字狱、百姓闭口不谈政治的敏感年代,竟有人胆敢利用妖术来剪辫子,那么其背后肯定有个庞大组织,于是乾隆下旨让山东巡抚严查此事。山东巡抚富尼汉收到乾隆的圣旨后,便开始用严刑拷问叫魂嫌疑人——三个无辜乞丐,这仨乞丐也是倒霉,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问不出什么来,但是富尼汉是个好大喜功的人,量尔不招,就继续拷打。最后,三个乞丐为了活命,只好胡乱编造一些故事当作口供,乞丐们承认自己做过叫魂勾当,并且背后都有一位大术师(和尚)领导,而这位术师就在江南地区做着叫魂的勾当。富尼汉这才满意地将审问结果上报乾隆帝,这一上报,问题就大了。
乾隆对江南地区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这里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恨是因为江南地区的老百姓文化水平高,文化水平高也就意味着容易造反。而且这里汉族文化非常吸引人,这对于象征权威的满族文化来说无疑构成了威胁,很多江南地区的官员们都因此被汉化了。所以江南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朝廷重点监视的对象。
监督机构:苏州织造局旧址割辫案竟始于江南,这彻底拨动了乾隆敏感的心弦。乾隆龙颜大怒,责备江南官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自己的地方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情,竟然是其他省份查出来的。乾隆严厉批评道:“汝二省殊甚痛恨!”于是,他下令江南各省官员向山东看齐,严查此案。
其实江南有些官员在早些时候是听说过省内发生了叫魂案件,也去查过此事,但是怎么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案件本来就空穴来风。官员们认为区区小事,不必惊动朝廷,此案不过是愚民们的迷信罢了。于是他们开始相互配合,封闭消息不让皇帝知道,这样让他们安稳戴着乌纱帽。
可如今圣旨下来了,官员们只能服从。就这样,各省的官僚被乾隆动员了起来,全国大清剿开始了。官员们为了争宠,甚至开始进行“竞赛”,你那边抓了十个,那我们这边就要抓二十个。大批的和尚、石匠被抓了起来,经过严刑拷打,再送往朝廷审问。
百姓们本来就害怕叫魂,现在看到政府如此大动干戈,心里更加害怕了,怎么连官府都如此重视叫魂了?于是各乡的村民们也加入了战斗,他们开始严查外乡人,帮助官府抓人。据传言,一位河南村民为了抓外乡人,甚至都来不及参加儿子的弱冠之礼,这未免也太辛苦了。严查外乡人还不够,到了最后,村民竟开始弹劾自己的街坊邻居、仇人。此时的叫魂清剿已经到了几近失控的局面了。
整个1768年的下半年,中国人就忙着清剿了。在这期间,官府制造了无数起冤假错案,被抓的人无一例外经历过严刑拷打,也使得许多无辜之人丧命。但在官僚机构的最高层,军机大臣们都对这场闹剧充满着怀疑。大学士刘统勋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有些案件的线索七零八碎,完全与事实搭不上边,下头送上来的犯人遍体鳞伤,很多都是被严刑拷问,不得已才招的,而且招出来的东西完全就是瞎编的。如果再这么闹下去,对社会的危害将不堪设想。于是刘统勋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对乾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乾隆也觉得这件事闹的有点过了,于是在第二天就下旨:停止对叫魂的清剿,这场妖术的闹剧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但是乾隆认为叫魂案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两江地区的官员隐瞒案情,才导致始作俑者一直逍遥法外。因此,叫魂清剿结束后,接踵而至的是对腐化官员的清洗,大批的官员被弹劾,被惩罚。毫无疑问,这是乾隆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一种开释。
二、与官僚机构算账
比起叫魂,真正让乾隆忧心忡忡的其实有两点,一是谋反,二是汉化。在我看来,相较于几起割辫案,汉化才是真正令他最头疼以及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乾隆并不相信叫魂伤人,他之所以发动叫魂清剿,无疑是因为割辫案。而通过割辫案可以发现,乾隆对官僚集团的败坏感到生气。
上文中已提到,江南的环境对满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江南为全国汉族文化的中心,这里璀璨迷人的汉族文化,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满族人也不例外。清朝建立以来,政府为了统治数量庞大的汉人,只能顺从并接纳其文化。渐渐的,生活在汉人堆里的满人们不断被汉化,他们开始以汉语作为母语,而忘记了满语,官员也不例外,有些官员用满语写奏折时,上面竟都是语法错误。
乾隆画像在江南任职的官员,不外乎是最容易被汉化的了。江南既容易汉化满人,官位又是全国最舒适的,这两个因素加在一块,官僚就容易产生腐化。乾隆认为,割辫案中官员们化有为无、揣摩上意的行为便是证明,所以他急需进行一场大行动,来整肃官僚机构。叫魂大清剿便是手段之一,乾隆通过清剿行动,动员起整个官僚机构,哪个省清剿的表现好,这个省就得以受更多恩宠。就这样,官僚们争先恐后地满地抓和尚,整个官僚集团再次牢牢掌握在乾隆手中。在清剿结束后,乾隆随即对官僚进行最后的大清洗,这场对官僚机构的算账才告一段落。
其实,乾隆这次对官僚集团的清洗,并不能彻底解决官员揣摩上意的陋习。高层官员之所以能晋升,很多都是依靠揣摩皇帝的想法和意思,越高层的官员越是如此。所以官僚们逐渐形成了这种陋习,小心翼翼地揣摩皇帝的想法,遇到了皇帝不喜悦听到的事就可以隐瞒,发现能使皇帝大悦的事就积极上奏。这种现象在一百年后的鸦片战争中暴露得很彻底,奕山也好,伊布里也罢,每每战事失利,他们就用浮夸的词藻歪曲事实,哄骗皇帝,糊弄皇帝。
我想,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着,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如此,永远无法根除。
三、生存与人性
乾隆的盛世是饥饿的盛世,通货膨胀助长了无业游民的产生,其中包括了许多通过乞讨解决温饱的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他们不受寺庙控制,到处游荡。面对这些陌生人,老百姓心里是疑虑的。后来,越来越多的流言指出叫魂跟和尚有关系。百姓对待鬼魂之事向来都是又畏又敬的,就这样,他们对这些陌生人就更加恐慌了。
游方僧图直到乾隆下令开始大清剿,百姓恐惧的内心彻底被点燃了,他们一开始帮助官府抓人,恨不得将这些陌生人全部送上衙门,但是后来,老百姓开始相互告发,清剿对象开始从和尚转到了自己的仇人身上。
可以说,这就是人性,叫魂清剿使老百姓们普遍得到了一种抓人、告发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最后也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人性使人们滥用权力,在叫魂清剿中,群众将权力当作武器和盾牌,去清算宿怨、谋取利益,也能以此保全自己。
美国汉学家孔力飞这样说道:
“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美] 孔飞力
在这个帝制社会里,百姓谈何权力,叫魂唤醒了百姓的恐慌,也对百姓的权力进行了补偿。正是乾隆的清剿给了百姓权力,这种权力也很快因为道德的沦丧而变质,使权力变成了互相伤害的手段。这场叫魂闹剧,成为了人性的一个缩影。
最后引用网友的一段话:“没有叫魂的嫌疑犯,那就抓一些替罪羊杀良冒功。没有困难就制造困难,没有危机就制造危机。反正要持续不断地清零,这样才能表忠心,才能邀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