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男人装人物
你每周看《天天向上》,却不一定看得懂汪涵

你每周看《天天向上》,却不一定看得懂汪涵

作者: 半岛随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9:14 被阅读1699次

不管你是逐渐繁华,还是即将枯萎,此时此刻才是你的人生。——汪涵

01

湖南卫视“一哥”也从打杂做起

1974年汪涵出生于江苏苏州市,

却从小在湖南湘潭长大,

父亲是高级工程师,

从小扎堆在建筑图纸中的他也曾想过做工程师,

却从来没有想过做一名主持人。

汪涵在湖南某厂区长大,

那里汇集了全国各地来此进行支援内地建设的人,

南腔北调的成长环境,

让他学会很多方言,

这为他日后展现出极高的语言天赋创造了条件。

高中时汪涵担任学生会主席,

在校运会上他常常模仿者赵忠祥的声音进行体育播报,

这锻炼了他的兴趣和口才。

1996年汪涵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

毕业后的他进入到湖南经视工作,

当时的职位是一名“剧务”,

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打杂工”。

他每天往演播厅搬凳子、抬桌子、为观众准备礼物,

卤蛋粉、电灯泡、水龙头、面条、酱油……

每个小袋子要装进50多份赞助商提供的礼物,

这样琐碎的剧务活汪涵却觉得非常开心。

他还和另一位剧务李维嘉打趣说:

“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

维嘉说:“那我这个椅子还有可能是林依轮坐的呢。”

他俩是当时最快乐的剧务。

后来汪涵由于各项能力出众,

做了现场导演,

他在现场给观众们讲笑话,

为节目活跃气氛,

带领现场的朋友们鼓掌。

有一次台长来现场看节目,

台长对他说:

“小伙子,你过来,把俩手伸出来,

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地投入,

鼓掌鼓得多么卖力。”

汪涵每次都是现场鼓掌鼓得最卖力的一个,

双手拍得通红,

他也是场上最忙碌、最活跃、最累的那一个,

这些努力都被台长看在了眼里。

做了两年打杂的工作之后,

汪涵一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有一次一档叫《真情》的节目缺主持人,

台长想起了汪涵,

当时湖南台的当红女主持人仇晓也力荐汪涵,

就这样,汪涵赢得了电视节目主持人首秀的机会。

踏实、努力、勤奋的汪涵抓住了每一次机会,

后来陆续做了《玫瑰之约》、《越策越开心》等节目,

他内心的小宇宙正式爆发,

《越策越开心》迅速火爆全湖南,

汪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策神”。

2005年他主持了《超级女声》总决赛,

从那之后他成为了全国观众熟知的娱乐节目主持人。

在汪涵的身上,快乐与努力就好像一双隐形的翅膀,无形胜于有形,时时相伴,带他飞向胜利的远方。

02

做一个有担当的“台柱子”

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成功,

汪涵也调侃自己是从抬桌子到“台柱子”,

这一根“台柱子”深深扎根于湖南广电的土里。

汪涵经常把自己比喻为湖南广电的“大儿子”,

他深知“大儿子”就是要有担当、有责任,

在需要自己的时候要第一个扛上去。

2013年《天天向上》节目组制片人离职,

为了大局,

曾拒绝担任湖南经视副台长的汪涵接任了这个职位。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视行业,

汪涵把自己比喻成一个战士,

制片人每天都要带着一个“加强排”或“特务连”往上冲,

往收视率这座山头插大旗。

“我有50%的力量,

我一定不会只做49%,

我都会把50%的力量用在舞台上。”

他是一个在工作中尽心尽力,

努力扮演好自己角色,

努力履行自己义务的主持人。

在利益的诱惑面前,

汪涵内心非常平静,

面对抛来的高价橄榄枝,

汪涵拒绝了。

名利的诱惑对他来说不重要吗?

非也,只是“忠诚”对他来说比名利更重要一些。

汪涵说:“我觉得做一个忠诚的员工和做一个最牛的主持人,我有可能会选择前者。”

忠诚,这个时代里很少提及的词汇,

在他的心里却非常深刻,

“我们七零年代出生的人,这个词还是比较深的,忠诚于自己的单位,忠诚于自己的信念,忠诚于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出于感恩与义道,

汪涵选择坚守湖南广电,

他觉得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湖南广电给予的,

所以自己有坚守这个“家”的责任,

即使“十几年都没有加工资那时候”,

也干得无怨无悔。

如今汪涵已经坚守了21年。

汪涵说:

“选择跳槽多容易啊,

但是在选择在一个单位呆20多年多难啊,

你还是选择有难度的事情做,会比较好玩。”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汪涵深知湖南广电给予的恩情,这份工作让他快乐、满足、收获声名,饮水思源的他便用行动来回馈、报答。

03

娱乐之余更喜中国传统文化

2010年,汪涵推出《有味》一书,

汪涵记录了对十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散文,

如折扇、古琴、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等,

其中有他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以及对老手工艺人的敬意,

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保护之情。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更多年轻的朋友关注随时可能消失的中国民间文化。

业余时间,

汪涵通过写书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爱护,

节目之内,

他更是身体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力地传播。

《天天向上》作为一个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

最初的定位就是传播并弘扬中国的传统礼仪、传统文化,

在全民关注娱乐的年代里,

这样的节目宗旨实属难得。

京剧大师梅葆玖、评书大师单田芳、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国画大师、民乐大师、民族道团队.....

不管是传统文化殿堂上的佼佼者,

还是传统手工艺老者,

都曾受邀登上《天天向上》的舞台。

△曲艺华阴老腔团队登上《天天向上》的舞台

《天天向上》也会有一些强制性的任务,

要做“爸爸去哪儿之夜”、“真正男子汉之夜”,

以及配合各类热播剧的宣传,

这些都不是汪涵想要做的,

他感叹幸好也并不是每一期都要做这些剧宣,

自己还有空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质疑一档娱乐节目做传统文化会不会不合时宜?

对于汪涵来说,

最重要的是引导的过程,

他尽自己的努力传达他想在节目中传达的力量,

这就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意义的事了。

工作之外,

汪涵热衷于公益项目,

扶持大学生戏剧走进大剧场的“果实计划”;

自费筹建抗战老兵数据库;

2015年,

他还发起名为“響應计划”的公益项目,

自己掏出将近500万的资金,

打算用5-10年时间,

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

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

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妻子杨乐乐调侃他,

别人拿名声做赚钱的事,

他却拿名声干花钱的事。

04

繁华中保持“宁静致远”之心

作为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

汪涵是时刻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公众人物,

但他却在刻意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

他不开通微博、不上网,

逃离网络的喧嚣,

“回避”时代的潮流,

就是因为不想在其中扎得太深,

这与时刻想上网络热搜的明星大相径庭。

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

却没有这样的负担跟包袱,

甚至没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自我意识。

日常生活中,

他也会穿着拖鞋去超市买菜,去给汽车加油。

他说这样的生活不会很累。

妻子杨乐乐生孩子时选择在公立医院,

并没有刻意寻找私密性更强的私人医院,

“大家都在那生,大家都一样,

我们没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

汪涵与同一层楼的其他爸爸们相互探望、一起聊天,

互相关心孩子的健康状况,

探讨着照顾孩子的经验,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名人而把自己束缚起来。

在公众形象上,汪涵的负面新闻和争议性几乎为零。

他为人低调,

所以选择生活在长沙,

而并不是娱乐圈明星扎堆的北京,

汪涵在长沙的闹市区开了一间“荣培书屋”,

对外开放免费阅读,

这里也是他会友的场所,

外地朋友到上沙来,

他都会带友人来此坐坐。

汪涵不喜欢扎堆,也不喜欢饭局,

更不喜欢过多应付人情往来,

没有工作的日子里,

他更喜欢在家抱儿子,

享受平静的家庭生活带来的幸福。

平日里摆弄古玩字画、读四书看佛经,

更喜欢学习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汪涵有趣地称自己为“烟火神仙”,

身处繁华,依然寻求宁静。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每周看《天天向上》,却不一定看得懂汪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mj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