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凤英唠家事》连载三 感恩

作者: 沙_舟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8:57 被阅读0次

    雷凤英自述 / 沙舟撰稿

    沙舟注:本文是继母雷凤英感恩之作,被《雷氏家谱》收录。本次在简书连载,本人参读舅舅雷凤生撰写的《母亲》,做了一些修正,使之更加完美感人。文章以雷凤英第一人称自述。

    恩人高福厚

    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候,好心的人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让我们度过了那个危难时刻。妈妈活着的时候,经常给我们念叨:“你们长大了,可不要忘了人家的好,你们有能力要报答人家。”给我印象深的有这么几件事:

    ❶1948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民国三十六年的饥荒继续蔓延,饿殍遍野。

    母亲刚从“口里”搬上来,走时带的一点粮食早已吃光,全靠吞糠咽菜糊口度日。

    一天,母亲实在想不下吃的,远远瞭见麻在存开山药窖,母亲厚着脸皮提了一个框子,去跟麻在存说:“二妗子实在想不下吃的了,几个孩燕儿饿得嚎哇哭叫,把你的山药(土豆)给我借上一点,我们喝上两顿菜汤。”麻在存毫不犹豫给妈妈装了一小筐土豆,并说:“二妗子,明天你朝碾坊来,我滚碾子呀(碾米)你再拿上一点米。”

    母亲听到这个话,感动得不知怎么说好。第二天便拿了一个小布袋去了碾坊,麻在存很大方地给妈妈装了一小袋,说“这么点米吃不了几天,你把布衫子脱下,袖子挣住,再装上两袖子。”

    母亲拿回家,中午给我们做得吃了一顿山药丝丝和菜饭,我们放开肚皮吃了一顿饱饭。

    这年春天雨水好,地里的野菜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加上麻在存接济的山药和米,让我们度过了那个最难熬的春天。

    妈妈常说,民国三十六年饿死多少人,要不是在存接济那一把,那年春天我们娘们几个也活不出来。

    ❷母亲还常给我们说,那年秋天,我们搬上来还和麻家住在一个大院。原在神木东山老家的邻居王龙廷念过军校,一天带着一支队伍路过麻家湾,姑姑麻家杀羊款待,中午吃饭时,王龙廷就说:“你们把羊肉给南房住得婆姨孩燕儿,端过去吃上点儿。”他们端过来一碗羊肉,这是我记忆中吃得再香不过的一顿饭。

    王龙廷走后再没音讯,但母亲始终没忘“一碗肉”的恩情,常给我们安顿:“人家那么大的官,还不忘我们这些穷人,你们今后发了财当了官,可不敢头大看不起人。”

    ❸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冬天,我的表哥高福厚(大舅的长子)从神木老家返回在我们家住了一夜,看见我们家的生活现状,对母亲说:“姑姑不要怕,我回去给你们送点粮食来,不管咋样,你们也要度过今冬明春,让弟妹们念书。”

    果不其然,福厚哥回去后,过了没几天,来了一个人,赶着一辆二饼子(木头轮子车)马车,给我们送来一口袋(五斗)糜子半口袋(三斗)荞麦。

    来人说他是鄂旗甘海子大队支书高福厚派来的。母亲非常激动,逢人就说:“我这个侄儿子可是顶上了”。

    福厚哥的这一帮助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家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弟妹的念书也有了着落。这种在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的救急相助之恩,真是让我们感激不尽。

    此后,福厚哥再无任何消息,也无任何联系。母亲活着的时候一直打问,始终没打听见。妈妈说:“我手上打问不见,我死了你们也要打听,打问见一定谢谢你福厚哥,要常记你福厚哥的恩情。”

    这件事情成了我们难以了却的一桩遗愿。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打听,可是过去交通、通讯不发达,我们又不知道具体的居住地址,因此打听了几十年毫无结果。直到前几年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

    我的三女儿在鄂尔多斯市药监局上班,女儿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鄂托克旗药监局打电话,药监局的局长姓高,与我表哥同姓。女儿一说这个情况,高局长说你要找的人正是我的伯父,并告知福厚哥女儿工作的地点和联系方式。

    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喜出望外,我和弟弟雷凤生跑去市一中,见到了我们找了几十年而未找到的恩人——高福厚的女儿,遗憾的是我们的恩人福厚哥已离世!

    这个不幸的消息又成了我的一大遗憾!欣慰的是我了却了妈妈的一桩遗愿,妈妈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了!

    东梁李师傅偏方治大病,救了母亲一命。李师傅的救命之恩,母亲念念不忘,常给我们安顿要知恩图报,记住人家的好。

    七十年代,弟弟成了红庆河公社的当家人。李师傅准备娶儿媳妇,白面大米愁坏了人。

    那个年代细粮需要用城市户口的粮本或用粮票批准才能买到。

    弟弟知道这件事,就用自己的粮本买了一袋子白面、一袋子大米亲自送到他们家。李师傅激动得无以言表,一个劲儿地说:“雷书记可是把我的愁帽给抹了!”

    为人上世,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你艰难困苦的时候,能帮你一把的人就是你的“贵人”、恩人。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要心存感激,常怀感恩之心。我的父母亲少文没化,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们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他们将善良、感恩、诚信、勤劳集于一身,我觉得他们才是最有教养、最有文化的人。

    欲知后事敬请关注下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雷凤英唠家事》连载三 感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ew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