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交作业的日子了。自从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以来,第一次感到举棋不定,纠结良久,不知道写什么好,也是第一次拖延到交作业的当天才开始动笔(其实是动的手机和手指,呵呵!)写作业。
实话实说不是故意拖延,也不是忙于其他事项没时间写作才不得不拖到今天。其实,从完成上一期的作业后,几乎每天都在想着这一期的作业,要写什么内容?如何写?可是就是拿不定主意写什么内容?从哪里开始手?
本来还想继续以健康的重要性为话题。因为自从前几天从外地回来后,由于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辗转奔波,可能是中途转车在火车站候车室等车时不注意受了点凉。回家之后就不停的咳嗽。开始还不觉得什么,也不吃药,心想自己经常锻炼,逢人都被夸奖身体多么棒,多喝点白开水,(过去也有这方面的先例)抗一抗可能就会过去了。没想到这次却没扛过去,老伴关心我,找出肺宁颗粒和头孢类常用药让我吃,结果效果并不明显,服几天药,照样嗓子发痒发堵,刺激的咳嗽不断并伴有不停的吐痰。咳得头部,胸部身体和精神都有反应,浑身感觉乏力和不舒服。以至于长期坚持的晨跑锻炼也不得不因此中断了。几乎每天白天黑夜躺在床上睡觉,醒来就无所事事的玩手机,继续不停的咳嗽。感到自己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真有“辛苦锻炼十几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还好,家里老伴常备的有新康泰克感冒药,还有前天儿子从市区回家来又买了专治咳嗽的止咳立效丸和消炎止咳片两种中成药,才吃了不到两天就基本痊愈了。身心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真是又一次感受到:不病不知道,有病太难受了。健康最重要。只要身体好,比什么都好!
其实推而广之,由身体生病让我联想到,不止是人体生命,其他方面如果生了病也会出问题,比如,最近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房价继续上涨,各地市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等。我认为这些方面肯定都有了问题,也相当于人体发生了病变。
先说房价,多年来跳不出一个怪圈,调控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为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越涨越调,越调房价不但不降,反而涨的越高。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房地产行业生了病,而作为各地主管部门的调控政策像医生一样,为有病的房地产行业开的药方不对症,不但医治不了房价高的病,而且适得其反,开出的药方反而更加重了房价高的病情。岂不怪哉?!
我认为房价高是现象,不是本质,现在出台的很多调控政策是舍本求末,隔靴挠痒根本解决不了房价高的病根。中央领导早就强调过,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可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处处充满了投机投资炒房的现象。这无形中推高哄抬起高房价。如果你出台的调控政策严厉打击炒房投机者,肯定有一定的效果。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最重要方面是,各地政府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支持。把土地财政,房地产业作为增加税源,拉动GTP增长的主要手段。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大力鼓励发展房地产业,房价越高,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就高,何乐而不为呢?第三,我认为房价高,是人为的虚高,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泡沫。更不幸的是房地产又成了通膨的稀释剂。一方面货币天量增发,m2不断扩大,一方面又要去杠杆,房地产业充当了通膨的蓄水池。说白了,就是通过高房价把通膨的压力转嫁给了购房者,从而稀释了老百姓手里的财富。第四,实体经济发展乏力,除房地产外其他行业大都不景气,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技术产品老旧,效益差,税费负担重,转型升级换代困难,更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所有资金几乎都涌向了房地产业。
一方面房价高居不下,另一方面房子还要想办法卖出去,否则政府和房地产商还有贷款给房地产商的各地银行都难于运转。于是各地市政府部门开动脑筋,借招揽人才为名加大了对大学毕业生和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证的所谓人才的争夺战。一改过去,严格限制外来人口落户的老面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户籍的大学生到自己的城市安家落户。不可否认,受过高等教育专业训练的年轻人,的确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但是,更重要是他们潜在的消费能力,特别是一旦在某个城市落户后,他们对住房的巨大的需求。大家知道,多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严厉的一胎化的计划生育制度,现在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为了把他(她)培养成人,整个家庭倾其所有,无条件的为其付出一切,也把整个家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们身上。所谓的“六个钱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还不算其他亲属)同心合力供养一个大学生。各大城市的有关部门们正是看中了大学生们的这种巨大的消费潜力,才争先恐后的展开了一场所谓的人才争夺战。醉翁之意不在酒,非人才也,乃钱财也!
人生病了,一定要看,而且要对症下药,才能使疾病痊愈,恢复身体健康。而社会经济出了问题也就是生了病,也要及时认真治疗,否则也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诊治社会经济病更需要良医妙方。否则,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会越治越严重。房价高是如此,其他社会病也是如此。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