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

作者: 左手梦圆 | 来源:发表于2021-09-25 07:25 被阅读0次

        终于还清银行的最后一笔购房贷款,前往区房管局领到了房产证,妻子和我都感到如释重负。

        英国诗人库柏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所以,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城市情结,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的偏远农村,从小就特别羡慕城里人的生活。那时的乡下人要变为城市人只有两条路径可走:读书和参军。就是刻苦读书,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大多都能被分配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工作。另外,就是参军到部队,争取考入军校或直接提干当上军官,转业到地方时也大多都能被分配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工作。从此,才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我个人的情况属于后者。1985年7月,我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但落榜了。是年10月,我便参军到了部队。1987年7月考上军校,毕业后在部队工作了近十六年的时间。转业时到了一个山区市工作。三年后,我一家人便以购房入户的方式,迁到了肇庆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名城来定居生活。而为了便于照顾儿子上学和更好地陪伴教育儿子,妻子辞掉了老家的工作,做了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安心在家相夫教子。这样一来,每月所需的房款就只能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和半年才能取一次的公积金来供了。因此,我们家庭的日常开销自然要量入为出,节约俭省。该花就花(该花的钱却舍不得花就是吝啬,必成守财奴),能省则省(能省的钱又不懂得省就是浪费,会造下罪孽)。得益于妻子持家有方,科学理财,原定供二十年的房贷提前了五年完成。随后就再也不用每个月都要记住按期给银行存钱供楼了,真是既省事,又省心。因此,当我和妻子欣赏着拿到手上的这本红色的房产证时,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种主要的循序渐进的需要。而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的需要,随之而来的便是安全的需要,只有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获得满足之后,才会逐渐产生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有房住显而易见就属于安全的需要。可见,能拥有一套住房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何等之重要,何等之迫切,何等之渴望。我现在虽然有了自己的一套住房,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环顾四周,举目望去,同样工作在这座城市里或熟悉或陌生的市民,同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或靠近或远离的人们,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因为入不敷出、经济拮据、捉襟见肘、生活贫困而未能拥有自家的房子呢?有的甚至连房子都租不起,过着或寄人篱下,或居无定所,或漂泊流浪的生活。而相反的一种情况却是,有的人自家有了一套房子仍不满足,还要购买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常言道,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七尺。房子买得再多,自己一个人或一家人又能住得了多少呢?可能有些人就想通过购买房产的方式来为子孙积聚财富。但请读读《景行录》是怎么写的:“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行善方便者,其后受惠”。再听听司马光是怎么说的:“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林则徐更是明确地这样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说,当父母的都没必要为儿孙的未来操心代劳,积攒家业。就如《渔樵记》中所写的那样:“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而更不应该的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把炒楼当作赚钱的手段,人为地抬高房价,给经济并不宽裕的个人或家庭增加了更大的购房压力,致使一些想买房的个人或家庭只能望楼轻叹,无可奈何。由此,我想起了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一句话:“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我真希望书中一代圣贤朱先生说的这一至理名言能警醒那些炒楼者,自觉停止利己却不利人的炒楼行为,让楼市回归常态。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每当我看到那些或在过街天桥上,或在过街隧道里,或在车站码头等处所的露宿者,便会想起出身于“奉儒守官”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趋向衰落时代的诗圣杜甫,虽然他的命运与时代的苦难纠葛在一起,但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茅屋被掀和床头屋漏的家庭及个人的痛苦中,而是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凭着对国家对人民深挚的大爱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千古名句。这种深厚的慈悲情义和伟大的家国情怀足以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感动和学习。正如对杜甫非常钦佩的王安石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有许多的先贤先哲忧国忧民,胸怀苍生。孟子就提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他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以这样的诗句抒写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被范仲淹认为读书比领兵打仗会更有作为的张载则给后世留下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谦更是倡导学习煤炭舍己为人的精神:“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右任则通过这样的条幅劝慰众人:“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等等,从这些诗词中,所读出的都是一颗颗令人敬仰的仁慈博爱的悲愿深心。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我但愿苍天下之众生,居者有其屋,安居又乐业。

相关文章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文/曹舒雯 立秋过后,空气中仍然弥漫着夏季的气息。即使是下过几场秋雨,空气中也难免会有些令人烦躁的闷热。而八月的风...

  • 安得广厦千万间

    那个拄杖倚门长叹的老人,眼光穿越千百年。终究是没有想到。 广厦已有,且何止千万间。只是天下寒士却俱不得欢颜。 杜老...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寒潮来袭,冷的不仅是北方,即便是以“四季如春”著称的昆明,也会偶尔飘起雪花,更何况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东...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人之梦想,今人之梦。童稚时读此句,心之所想,古时的读书人真的好穷啊,都没有地方住!然今已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期盼已久的房,终究有了着落,前后历时一年,看了将近二十个楼盘,参加了多次认筹抢购,总算在2017年末搭上了末班车。...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前几天报名了这周六的户外活动,深圳大小梅沙栈道徒步。周五下班前买了两袋面包片,一袋八片,准备做周六的干粮。顺道去药...

  •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中秋时节,桂花开放,浓香四溢。 入秋以来,中秋节是第一个到来的节日,节日不长但却是我期盼的节日。期盼中秋是因为有几...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昨晚十二点多有个朋友打来电话,带着哭腔说“哥,你干嘛呢?” “准备睡觉了,怎么还带着哭腔呢?出什么事了?” “没有...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想想那时候,没书读,没饭吃!我们却乐呵的背着小书包去上学!每天五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现在的我们是考上...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我记得自己小学时,每年都会有家访。老师会到我家里来,说说我在学校的表现,跟我的父母拉拉家常。那时教我的老师有些还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得广厦千万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nt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