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大家都感觉特别熟悉了。
如果有谁血压高了,准有熟人会对他说,少吃肉吧!以清淡素食为主。
血压高要少吃肉甚至不吃肉,这好像已经是一个公理了。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错!
要看吃什么肉。其实血压高,怕的是油脂。一般的肥肉当中的动物性油脂以及类似花生油这样的植物油,对于血压高者来说确实是不利的。
但如果就此就不吃肉类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优质的瘦肉,反而可以改善血压高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动物蛋白是个好东西。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血压与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摄入动物蛋白质比较多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较低,而很少吃动物蛋白质的人往往脉压比较大。所以要改善脉压大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蛋白质对血管壁弹性所起的作用,要重视优质蛋白的摄入。除蛋白质外,维生素 C、钙、镁、钾的摄入量对血管壁弹性也有重要影响。
原因就在于血管壁的结构。
血管壁的弹性主要取决于血管壁中层弹性组织。大动脉的中层有 40~70 层弹性膜。弹性膜呈波浪状,主要成分是弹性蛋白。不仅如此,弹性膜之间还有平滑肌和一些胶原蛋白。由此可知,血管壁的弹性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缺少优质蛋白质,血管壁弹性就变差。
血管壁弹性决定了血管壁吸收压力的能力。
血管弹性越好,侧压力被血管壁吸收得越多,测出来的收缩压就会偏低。相反,如果血管壁没有弹性,就会出现收缩压高、舒张压低的现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脉压增大。
以上这些是夏蒙医生在《你是你吃出来的》这本书里面所强调的。
传言和科学经常差那么一点儿。而就是这一点,经常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那么关于高血压还有哪些说法?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呢?
2、吃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
真的!
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容量值过大,血容量就是指全身血管里的血液量,它和血压的关系十分紧密。
那摄入盐过多,血容量为什么会过大呢?从上游的饮食方面来说,对血容量影响最大的就是钠。人血血清钠正常范围为 135~145 毫摩尔/升,为了保持人体中钠的浓度稳定,人体会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血容量。人吃得过咸时,血中的钠含量升高,就会激活人体的饥渴中枢,人感觉口渴就会喝水,目的是让血液中的钠浓度恢复正常,这样的话呢,血液里面的水分就增多了。血的总量——血容量随之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会加大。当然,血容量不可能无限增加,血容量增加的同时,肾脏也会努力工作——排钠,排水,这样又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所以,如果我们想给血管和肾脏减负,就得控制盐的摄入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规定,成年人每天
摄入盐的总量不要超过 6 克。
很多人已经习惯吃得很咸,也就是俗称的「口重」,你告诉他盐吃太多了,他往往不觉得。但是,有一些小办法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盐吃多了,比如,吃盐多的人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全身充满肿胀感,用手压一下小腿前面,可能会出现可凹性水肿,或者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睛是浮肿的,但是检查肾功能却很正常。
3、缺少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
真的!
不爱运动,周围血管阻力大周围血管阻力与血管半径、血液黏度和血管长度有关。影响血管半径的因素很多,比如,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否稳定,动脉是否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问题,周围组织缺氧程度,等等。有一种情况非常常见——不爱运动。不爱运动会造成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减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关闭,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加大。
4、情绪不稳定,导致血压波动?
真的!
一个60岁的阿姨,老伴几年前去世了,她和儿子一起住。虽说平时爱说爱笑,但提起自己去世多年的老伴,还是会情绪低落。
有段时间白天血压正常,晚上都有些高。经了解,她儿子出差已经一周了。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到了晚上,面对空空的房间,老太太控制不好情绪,有些害怕。
隔了两天,打电话问她情况,她说血压正常了,原来是儿子回来了,心里踏实了。
所以,遇到血压突然升高,要多考虑几种因素,尤其是晚上血压高,通常与焦虑情绪关系十分密切。
当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交感神经会兴奋,这样会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并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高。
看来,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压力,不要天天紧绷着。从医学上来说,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都会对心脏和周围血管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是千真万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