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冥想
自从多年前硅谷精英为了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流行在办公室里打坐冥想之后,这风气便一直从IT行业蔓延到整个职场;现在许多企业举办团建活动,为了减缓忙碌的节奏,净化烦躁的心灵,都会尝试引入强化身心灵能量的内容,所以冥想一直很受欢迎。
你也有冥想的经验或习惯吗?之前我学习过瑜伽与气功,打坐似乎都是必修课,至于冥想,个人认为则是一种见仁见智的锻炼,因为实在太难进入空灵的状态了!人只要在清醒的状态之下,大脑便会保持主动运作(其实睡眠时大脑也会自动运作的),而冥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它能暂时安静下来。
其实整个打坐冥想的过程,主要是由意识的挣扎所构成,一旦我们盘腿坐下来,便需要透过缓慢的深呼吸,去安静自己脉动的心灵,当人慢慢安静下来后,便需要不断尝试告诉自己,不要想东西,最终目的是什么东西都不要想,可是“不要想东西”这个大脑指令,却像悖论一样一直干扰着我们的大脑。
打坐冥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入定,但我们是不能感知入定的感受的,因为入定代表不觉知,也就是没有知觉;一般来说,假如我们用一个小时来锻炼打坐,又假如我们能成功入定,据某高僧曾经说过,真正的入定时刻,有时只能维持几秒钟,有时甚至更短。由此可见,打坐的最大功能,可能只是让身体舒缓,而不是大脑放松。
不过无论如何,在面对生活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为了让心理和神经能保持一定平衡,能抽时间进行打坐或冥想,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在激烈体育比赛的过程中,通常都有中场休息,我们每天打拼,当然也应该为自己设置暂停的机制。
若论大脑的休息和身体的放松,我觉得睡眠比冥想有效得多了;晚上好好睡一觉,比努力练习冥想应该更能焕发我们的体力和精神。
其实冥想是不一定要坐下来的,只要我们愿意腾出余暇,就算只是坐在窗前发呆,也算是一种冥想;要是能跑开,到公园或者树林里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平和与安宁,效果估计也跟打坐冥想差不多;至于书法或陶艺,甚至其他有益身心的个人嗜好,只要能让人投入,肯定也有一定的冥想效果。
癸丑参考意象:

【六十甲子生活形态】专辑虽然谈论当代中国生活形态,但并不会只着眼于倾向中式传统的生活习惯,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包含21世纪新中国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必然会涉及许多时下流行元素,例如快餐式节奏、碎片化学习、数字化服务等等生活时尚潮流,由于运用当天干支组合作为论述基础,因此也会加入主客观理解意见,甚至透过联想和引申,从而印证某些趋势的发生。
生活形态当必包含好坏对错,关键在于大家可以因应所需,各自作出自由选择。我的分享我负责,你的生活你做主,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可以互为包容,互相鼓励,谢谢大家!
附注: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其他六十甲子应用连载,也可以浏览下列文章或专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