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之前,有必要先来说一说作者王小波。
没看王小波的书之前知道王小波很久了,传说他是一个有着黑色幽默气质的作家。对他产生巨大的兴趣是因为一篇文章里谈到他怎么教育说服自己的外甥的。
大致过程如下:外甥叫姚勇,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做了程序员,顺便玩儿音乐。编写过的程序中最著名的是腾讯游戏《QQ炫舞》,他加入的那支乐队,叫水木年华。
家里都担心玩音乐没前途,奈何劝不住姚勇,最后“派”王小波来劝。
王小波举例子说玩音乐不快乐。
外甥马上接上来道: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
王小波尽管觉得外甥说得没错,但为了给姐姐一个交待,他这样劝外甥: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 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姚勇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他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他把外甥说服了。外甥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
这个成功劝说的例子让我对王小波刮目相看,立刻在网上买了他的书《沉默的大多数》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王小波
这本书中最出名的一篇就是这篇特立独行的猪了。现在来说说王小波笔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这只猪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
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
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扰乱了糖厂用汽笛声作为换班的时间。
招来了人们的捕杀,最后这只幸运的猪跑掉了,虽然认得作者但却不能接近,但是就像作者说的一样,我们要赞成它对于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特别有趣的是作者风趣的称这只猪为猪兄,在这只猪被捕杀逃跑时,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和猪兄并肩作战,但作者没有付诸行动。
“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是王小波笔下自由的猪的状态,而实际上,人给它们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长肉。它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进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
所以,不听从设置和安排的猪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知青们喜欢它,是因为人们向往它的生活状态,向往自由而不是被设置。
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的那样,“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计划有秩序,如果有什么事情突然打破了生活的时间表,或者没有按计划来,没有完成目标,那么很容易引起内心的反感,浮躁。
一个人到底怎么样生活?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作者在文末写到:“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设置自己也设置别人,到对被设置安之若素,似乎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我们早已忘了去思考这样的存在合不合理,或者说是觉醒了,想反抗这种设置,回归个体的自由,却没有勇气。
反抗是充满艰难的,正如老乡们和领导不喜欢猪的特立独行一样,大多数人和领导也不喜欢“特立独行的人”,那意外着不可控。
猪兄的特立独行招来了杀身之祸,幸运的是逃掉了,如果是特立独行的人呢,会不会有这样的幸运呢?
王小波不愧是天生有黑色幽默气质的作家,以他幽默地底色把一只猪写活了,他不仅仅是在写猪而是在写人,透过一只猪来引发对人性的思考,让人在笑声里悟出道理。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写到: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惶,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
而唯有文字和书能留下痕迹,跟随我的脚步,听风一样的吟咏书中精华,获得美感。
这是且听风吟27,读书时光最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