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候选人沟通了一个小时,她履历漂亮,本科和硕士分别是在国内和美国知名高校获得,在咨询公司做了两年咨询顾问,在企业做过OD、BP和企业大学,在金融行业从业过,目前在某家电商担任高管。看起来有专业底子又有实战经验。见面之前对她有着很高的期待。
这个人选我们跟进了两三个月,初期接触的时候,因为这个职位并不是直接向Boss汇报的一把手,她是拒绝的。但过了一段时间,有些松动,这次她主动联系想聊聊职位,才有了这次见面。
她说中午约了朋友在附近午餐,所以到早了一些。我匆匆赶去,在大堂咖啡厅的两个角落分别单独坐着两位女士,我犹豫着两边,选择问了一位,还是选错了。当我和候选人坐下时,很难把简历上的精英和对面的人关联起来。她40多岁,衣着随意,慵懒的倚着沙发,阳光透过纱帘照在她脸上,平添了几分闲适。
企业组织和个人都在彼此寻觅,却很难相遇,为什么?谈起这几年职场上的经历,她和我分享了很多心路历程,最初做咨询学到了很多方法,进入企业做管理,尝试把很多理论落地。加入到风口浪尖的行业,面临格局巨大的变化,一年之内公司增加到了四万人,又迅速裁掉了一万人。频繁的职业变化,使得她在职场几年,积累了别人十几年才会有的经验。
她看问题的角度固然可圈可点,但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每一家的从业时间不超过两年,要么是迅速适应又迅速厌倦,要么就是不断地追求变化,无法稳定的输出。她谈到自己的理想就是45岁以后,从事企业经理人教练和高管培训师,并且一直也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她坦言现在急需一段企业管理层的成功经验,为个人背书。对于这样的跳槽目标,并不是长久的职业规划,用人企业是有顾虑的,虽然短期之内也可能是一个成功的招聘,如果高管都不能抱着长久稳定的目标加入,很难想象她会给团队传递什么。
结束时互加了微信,在她朋友圈看到了她养的两只狗狗的日常,耳边还回响着她爽朗的笑声,作为北京土著的她毫无压力,说卖两套房就够生活了。
企业组织和个人都在彼此寻觅,却很难相遇,为什么?企业组织和个人都在彼此寻觅,却很难相遇,是目前的常态。双方都耗费了精力和时间,效果却并不明显。为什么那么多求职者在市场上飘着,而大量企业的关键岗位又是那么难关闭呢?
1、招聘需求减少
企业收紧预算、普遍裁员这一波操作使得人才供给总量在增加,而招聘需求在减少,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18年Q4所有行业岗位需求数量同比下降了10%,2018年Q3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初创公司的招聘岗位更是同比下降了51%,今年Q1,很多企业纷纷取消了未关闭的职位,使得就业形式更加严峻。
2、企业精挑细选
用人企业设置一个岗位的时候,会有一些期待和目标,根据这些的描述整合的人才画像往往太过理想化,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更符合市场人才现状。在人才供给旺盛的形势下,导致企业用人的标准更加严格,更要精挑细选。普遍的现象是职位关闭要比以前耗费更长的时间。而且,从人选薪资谈判的情况来看,也出现明显的疲软。
3、招聘渠道分散
除了传统的招聘模式,90年代的职业介绍所、00年代的人才招聘会、10年代的PC网络招聘以及当下主流的移动端APP招聘都依然是有效的渠道。美国软件供应商甲骨文突然放出裁员消息,拉勾网立刻开辟了“甲骨文人才专场”,反应速度可谓闪电般的。
但多种招聘渠道分散,大量重复信息,猎头、企业和人选都耗费了很多精力,都是无效的重复,急需精准的数据和底层产品打通,市场渴望涌现新的产品。
HR有句行话:“生于培训、死于招聘。”找到合适的人选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对初创公司,对于想要转型、变革、人才升级的公司也依然重要。招聘对的人,后面要为人才所做的培养和保留就更加有效率。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让双方更好的相遇呢?
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欢迎交流,公众号:职场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