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弯,原理工男一枚,后受弗洛伊德老先生冥冥之中的感召(厕所里捡了本书)转投心理学的怀抱,08年硕士毕业于华东某还算知名高校心理学系。生性活泼,对各种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书籍深恶痛绝,认为心理学应该写的跟段子一样好看
礼拜天下午不慎削掉半片指甲,手指头肿的像根萝卜,直到今天才能好好码字,所以原定上周日的更新也拖到了今晚,请各位见谅。
看在拖着伤手码字的份上,亲点颗红心可好:)
霍尔的邀约
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庆,校长霍尔邀请弗爷和荣格一行赴美捧场,弗爷在美国的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了巨大个人声誉的同时,也让大洋彼岸的同行们受益匪浅。
斯坦利.霍尔斯坦利.霍尔,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教育学家,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冯老师的弟子,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美国心理学会创始人。
亲们应该都听说过“青少年的暴风骤雨”,这句话正是霍校长说的。
从弗爷身上尝到了甜头的霍校长开始关注欧洲心理学的发展,并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人开始鸿雁传书,霍校长对阿德勒的观点非常认同,赞不绝口。
在二人惺惺相惜的时候,弗爷开始磨牙,用一句流行的话表达一下弗爷和他的拥趸们的心情——羡慕嫉妒恨!弗爷的死忠弗伦茨酸酸的挖苦道:很明显,霍校长是要把世界从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结中拯救出来。
1914年,霍校长代表克拉克大学发出邀约,请阿德勒赴美讲学,但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阿德勒的计划。
12年后,阿德勒终于如愿以偿,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但当年发出邀请的霍校长已经去世,二人未能见面。
战后的美国
为期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打的满目疮痍,损失惨重。而在大西洋彼岸,一个超级大国正在崛起。
浩瀚的大西洋,隔绝了欧洲的战火,战争初期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提供战争贷款让山姆大叔大发横财。尽管后期被迫卷入战争,但战火始终未燃烧到本土,打烂的都是别人家的坛坛罐罐。
趁你病,要你命,趁着英法德意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忙着打仗,美国迅速发展经济,增强国际影响力,成功的将大英帝国从世界领导者的宝座上踢了下来,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当欧洲国家硝烟散尽,收拾完破砖碎瓦、准备重新置办家当的时候,他们惊喜的发现在大西洋的另一边,一个完好无损、欣欣向荣的国家已经把它们甩出了几条街。
美国一举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经济蓬勃发展——爷有钱了。
有钱的人们开始热衷享乐,忽视了精神的追求,宗教信仰开始缺失,婚姻和爱情也不像以前那么忠贞和牢不可破,年轻人们厌恶传统的限制,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
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美国,经济繁荣、信仰缺失、民风开放!(和今天的中国貌似有几分相似)
于是很多社会问题开始浮现,离婚率节节攀升,问题少年大批出现,有识之士们开始在各个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时阿德勒关于婚姻、家庭和儿童教育的种种观点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等知名学府纷纷向阿德勒发出邀约。
访问美国 满载而归
1926年11月,阿德勒乘坐的邮轮从南安普顿港起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纽约。
在几个星期的航程中,阿德勒十分的纠结。一方面他担心自己并不熟练的英语,另一方面奥地利和美国的差距,也让他的自卑感开始作祟。在登上美洲大陆之前,阿德勒并不知道自己的学说是否会被美国人接受。
事情的发展证明,阿德勒的担心是十分多余的。
除了纠结,阿德勒还有一丝丝忐忑不安,14年前,一艘同样豪华的邮轮,在同样的季节,沿着同样的航线,驶往同样的地点,然后一头撞上了冰山。
这艘邮轮的名字,叫泰坦尼克。
好在一路平安无事,邮轮顺利抵达曼哈顿。
和深居简出、醉心于内心世界的弗爷不同,阿德勒是个热爱社交,并十分擅长和人打交道的人,这让他迅速在美国认识了一大批同道中人;而超强的演说能力,让他迅速俘获了美国大众的心。
在美国期间,阿德勒积极开展社会活动,结识了许多心理学、教育学届的精英人物:创办了美国第一所儿童指导诊所的所罗门.维尔、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弟子玛丽.海伦娜、精神病学家莫顿.普林茨、畅销书作家索菲.鲁斯汀等。
除了社会活动,阿德勒在各种场所发表演讲,向美国人展示他的个体心理学思想,阿德勒的演讲诚挚又不乏激情,充满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却简洁清晰、通俗易懂。
尽管带着浓浓的欧洲口音,而且不时也会有一些语法错误,但这无伤大雅,阿德勒在纽约、普罗维登斯、波士顿、辛辛那提、芝加哥、底特律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讲,迅速的征服了大洋彼岸的听众。
在芝加哥的演讲,因为粉丝太多,有两千多人没有买到票,最后不得不更改场地。
美国的媒体,也对阿德勒的到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纽约时报》、《纽约世界》杂志、《普罗维登斯杂志》、《芝加哥论坛报》纷纷对阿德勒作出专访,《普罗维登斯杂志》称阿德勒为“自卑情结之父”。
1927年4月《波士顿全球报》发表了一篇长文,点评了阿德勒的美国之行:四个月的旅行,四个月的演讲,无论在哪座城市,哪所大学,阿德勒博士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四个月前,忐忑不安的阿德勒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四个月后,阿德勒在美国已经广为人知,收获了巨大的个人声誉。
8个月后,阿德勒第二次来到美国,这时的阿德勒已经没有了初次来访时的忐忑不安,而是充满了从容和自信。
因为他发现和传统、保守的欧洲比起来,崇尚平等和自由的美国更适合个体心理的发展。
在阿德勒第二次访问美国之前几个月,他的著作《理解人性》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
这是一本为美国大众“量身打造”的书籍,阿德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实用而有益的方式阐述了人从出生到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此书在美国出版后,不光受到了学术界的赞誉,也获得了诸多非专业人士的青睐,销量达到几十万本,并多次再版。
在还没有当当网的那个时代,这个销量是惊人的。
随后阿德勒辗转各地,发表演讲,再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载誉返回欧洲。
定居美国 猝然离世
1929年,从欧洲返回不久的阿德勒收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教授邀请。
尽管在维也纳混的风生水起,但阿德勒在学术界的身份只是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无薪讲师,大致相当于今天高校的编外人员。因为维也纳大学认为他的理论过多的建立在推断和思辩的基础上,而缺乏严谨客观的证据支持。
十几年前,弗爷在申请维也纳大学讲师职位的时候,也因为同样的理由,受到了同样的待遇,直到将近60岁的时候,才凭借一项失语症的研究捞到了一个教授职位。
访问教授终归是教授,阿德勒欣然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开始常驻美国。
定居美国后,阿德勒继续奔走于各地,教授课程,发表演讲,并尝试在美国推广儿童教育咨询中心。
在《理解人性》出版之后,另一本为美国人民量身打造的畅销书《生活的科学》出版,在这本书里,阿德勒第一次使用了“生活风格”一词。
和《理解人性》一样,《生活的科学》也收获了美国人的欢迎,《纽约时报》称阿德勒为“美国西部的孔子”......
孔子:这小子是谁?1929年,继申请维也纳大学讲师未果后,阿德勒遭受了第二次同样的打击,他的终身教授申请被哥伦比亚大学拒绝,这一次出来作梗的,是弗爷的弟子们。
彼时弗爷的精神分析已经在美国发展的轰轰烈烈,在哥伦比亚大学也拥有一批脑残粉,正是这批脑残粉从中作梗,使得阿德勒再一次尝到了吃瘪的滋味。
吃了瘪的阿德勒愤然辞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的职位,一去不返,后会无期。
1932年,长岛医学院为他提供了医学心理学教授的职位,阿德勒终于圆了自己的教授梦,并于同年出版了那本广为人知的著作——《超越自卑》。
此时,据他去世,还有5年。
1932年的维也纳,纳粹势力逐渐强大,犹太人在维也纳开始遭受排挤,阿德勒在奥地利的诊所被关闭,书籍被焚毁,学说被禁止传播。
1934年,奥地利的反犹浪潮升级,罗莎和几个子女的安全已得不到保障,阿德勒正式移民美国,从此再也没回到故土。
1935年,《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在美国创办。
在随后的几年里,阿德勒继续奔波于美国和欧洲各地,发表演讲,宣传个体心理学思想。
由于名声太大,邀请者甚多,阿德勒不得不辛苦的四处奔波,1937年5月28日,在讲学旅行途中,阿德勒心脏病突发,病逝于苏格兰阿伯丁。
一代大师走完了67年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
4月份以来在写作上花了很多精力,对家中的小屁孩关注有些不够。
为了补偿一下,决定休假陪他出去旅行一个礼拜,去看看高山和大海。
陪他读万卷书,带他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梦想。
所以这周末就无法更新了,还请各位喜欢弯弯的读者多多理解。
网友评论
果然,一个人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可惜死得太早。有种说法:心脏病人都是A型人格,不知道对不对
还有一件事,阿德勒在心理学家中去天堂那么早,是不是因为太出名,太奔波,太累了。深层次说,他为自己的自恋付出太多,过度追求卓越,忽视了身体,导致去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