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未多福,养儿难防老!管中窥豹,以一斑知全貌。分享给友友们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首富的老妈躺在冰冷的地上 两眼瞪得溜圆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万元户”一度成了绝对富裕的代名词。邻村有一个木匠由于头脑活泛开起了木器厂,成为全乡的首富。在一个中学课堂上,老师都说,XX村XXX家有存款二十八万。这个数字当时在我们所有人心目中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惊得我们目瞪口呆!
而我要说的首富就是刚才那位乡首富的合伙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村的首富,而且富得那么实在,富得那么突兀。他称第一,村里没人敢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
首富有点当代中国葛朗台的风范,尤其对他的父母。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剧增,木器厂也开始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于是首富审时度势自立门户,木器厂就在自家大院子里,漂亮的洋房,宽敞的厂房建了起来。财源滚滚来!他的老父亲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他厂子里的唯一的勤杂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工资应该是照常开的。老父亲打零工,老母亲在家种点地,再养点鸡,鸭,鹅,狗。生活还能维持。老父亲每天中午急急忙忙赶回二里地开外的家里吃中饭,然后在再急急忙忙地从那个飘摇的两间茅草房里走出来奔儿子家打工。
首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使得他的全村首富荣耀保持了二三十年之久。后来厂子规模又扩大了,三层洋楼盖起来了,豪车也开上了,勤杂工的老父亲也默默无声地死了。风雨飘摇的两间茅草房里。只剩下一位年迈的老太太,首富的老妈。首富死去的老父亲曾经是抗美援朝老兵,国家富裕了,改善民生的政策接踵而至。国家免费给首富的老母亲移迁了新居,老人终于离开了那两间破败的茅草房,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一住就是十几年,始终是一个人。
几年前的一个母亲节,我去看望老妈,老妈高兴之余,又有点幸灾乐祸的地说,首富的老妈让首富买根火腿肠送给自己作为母亲节礼物,却遭到了首富的拒绝。老妈是当作笑话讲的,但我知道这是真实事件。那年冬天,我又回老家,老妈又提起首富的母亲,不再幸灾乐祸,而是一脸的严肃,老X太太死了,硬邦邦地躺在地上,邻居发现的。两只眼睛瞪的溜圆,谁也不敢上前,后来你爹去把眼睛给合上了。
老太太死的干脆利落!没给儿女增添一点负担!值得点赞!只是那瞪圆的双眼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又仿佛在渴望着什么…...
伴随着傻儿子的几声哀嚎 大胖子在敬老院悄然离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仍然落后,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吃,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见面的第一声招呼就是“吃饭没?” “吃的啥?” 吃是吃饱了,但远远还没有吃的好!老百姓肚里没油水,还要天天出苦大力。所以那时候的人是不需要减肥的。胖,是奇货可居,是富贵的象征,是成为名人一个理由!
当时在我们村,只要一提大胖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胖子做得一手好饭菜,据说大胖子下乡前在城里饭店工作,手艺人,见过世面。饭顿时,路过她家门口总能闻到扑鼻的饭菜香气。
大胖子总是待在家里,从不做农活,老伴儿是养路段工人,靠老伴工资基本能维持生活。
大胖子经常趁着老伴儿和儿子们出去的时候偷偷做好吃的,烙馅饼,蒸包子,包饺子......老伴儿和其它儿子们连味都闻不到,只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傻七儿与她分享美食。而老伴儿和其他几个儿子也从无怨言。
以上就是人们公认的大胖子之所以胖的原因。
我的记忆中,傻七儿每次出现都是洋洋得意,面带微笑。因为他很自信,他比村里所有人吃的要好,比所有人过得轻松愉快,而且还有几个厉害的哥哥!
在我们村,大胖子一家是外来的独门独户,但她和她的老伴儿都不是好惹的!大胖子的其他儿子们也都头脑灵活,智勇双全,没有靠卖苦力挣钱的。据说大胖子与前夫生的两个儿子都是空军驾驶员,人们都这么说,只是从未谋面。除了一个傻七儿,三儿,四儿,五儿,六儿都很精明果敢。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兄弟四人突袭邻村的仓库,扎伤看守后,偷走了若干麻袋大豆。第二天警察循着掉落的豆子找到了他家,后来挖地三尺,终于人赃俱获。这件事让当时还是孩童的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挖地三尺”。随后大胖子的四个儿子纷纷入狱,三儿,作为长兄和主谋刑期最长,约五六年。
出狱后的场景我记忆犹新,面对前来看望的乡亲,三儿有说有笑,满面红光,并大赞狱中生活的幸福。简直就是衣锦还乡!我还借光吃到了糖果。说实话,我很佩服他的口才,虽然作为一个小孩,但我的眼力很准,出狱没多久,三儿就成了大律师,赫赫有名的大律师。
四儿也不差,买卖做的风生水起,随后就移迁新居,彻底离开了我们这个落后小村。
五儿干起了杀猪卖肉的活,在邻村买了房子,日子也过得很殷实。
六儿直接杀到了城里,娶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女。我在大胖子家亲眼见到的,美女穿着时髦,斜跨一个小包,包里装着各类零食,只负责貌美如花。
后来,大胖子老伴儿白内障病逝了。办完丧事,大胖子的几个儿子就更很少见了,唯有傻七儿一直在大胖子身边。他们靠什么生活我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大胖子脸上也开始有了愁容,傻七儿开始走家串户捡起了破烂儿。
再后来,大胖子和傻七儿住进了敬老院。直到大胖子在傻七儿的哀嚎声中于敬老院悄然逝去,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大胖子的其他几个儿子。
大胖子走了!留下了傻七儿一个人将长久地孤独地生活在敬老院里。至死他都不会明白他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厉害的哥哥们,为什么凭空消失的无影无踪!
尸体冻硬后 他的一个柱儿终于来了
我小时候,农村的家长多数没什么文化,给孩子起名很实在,直抒胸臆。我家后面的堡子里有一户人家,连续生了仨儿子后,终于迎来一个女儿,小英子。三个儿子小名分别唤作,大柱儿,二柱儿,三柱儿。六口之家,男女主人又都长的瘦小枯干,渺小卑微。日子一度过得很清贫,很节俭。每次看到男主人,他总是蹲在某个墙脚处,露出一排黄牙,用哆嗦的双手卷着旱烟。笑容洋溢在脸上,一道道乌黑的褶子在脸上打着绺,看得出他很享受眼前的幸福生活。
偶尔回老家,也能听到老爹老妈提起那几个柱儿的近况。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由于那几个柱儿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吃苦耐劳,生活节俭,最终都娶上了媳妇,成了家。几个柱儿还都是手艺人----木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几个木匠先后进了城,纷纷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柱儿们的妈已死去多年,略显多余的老爹独自留在了乡下。老伴儿死去多年,为了几个柱儿,他没再娶,也无条件娶。此时的老爹并没有觉得孤独,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另外,逢年过节,几个柱儿也时常来看他,给他一些钱物,他感到很满足,过得很幸福!
一个寒冷的冬天,二柱儿来看望老爹,带来了劈材和猪肉。走进屋里,老爹安详地躺在铺盖卷上,身体已经僵硬!
老爷子的最后一顿饭是饼干就着敌敌畏
这个老爷子比前几位年长,真正吃过旧社会的苦,遭受过旧社会的罪。总是一脸的沧桑,面无表情,沉默寡言,脸上的皱纹如同雕刻的一般。小时候见到他,我总是礼貌的称呼为三爷,他总是目不斜视面无表情的应一声。三爷年轻时做过生产队的饲养员,赞下几个钱,不知藏在哪里?时常看到三奶手里拎一个小黑布口袋,里面装着当时在我看来永远也花不完的钱。夏天的一个个中午,卖冰棍的来了,三分钱一根。三奶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她孙女买一根。天天如此,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三奶死后,三爷开始在两个儿子家轮着过活,一替一个月。每到一个儿子家,三爷总是谨小慎微,不多言不多语,扫院子,喂鸡打狗忙个不停。记忆中,三爷手里总离不开一个大扫帚。他之所以不停的劳作,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只有这样做,他才能理直气壮地享用俩儿子家施舍给他的一日三餐。
后来三爷老儿子家翻盖新房。新房盖好后,三爷没能住进去,老儿子一家特意在旁边买了一所低矮的旧宅,把三爷一人安置进去。轮到老儿子家,老儿媳妇每到饭顿就端着碗送过去,他不想让三爷踏进她的院子。轮到大儿子家,老爷子走着去吃饭再走着回来,来去匆匆!除了吃饭决不做任何停留。
一个月末的中午,可能是人老了,记错日子了。三爷来到大儿子家。不料,大儿媳妇说,来早了, 给三爷撵了回来。无奈三爷又来到老儿子门口,老儿媳妇破口大骂,老不死的,谁让你回来的!?三爷无奈,饿着肚子,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午后大儿子来看望老爹,一进屋就闻到了刺鼻的农药味。此时的三爷表情痛苦的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地上扔着一个敌敌畏瓶子和散落着的一些饼干。听说饼干是三爷自己亲自去卖店买的,活了一辈子,三爷第一次出手这么阔绰!当时卖店主人都觉得挺奇怪。
三爷走了,走的不甘心。去火化场那天,汽车几次抛锚。是三爷的二孙女婿用自己的货车连续几次拖拽才把老爷子拽走。
第二年夏天,三爷二孙女唯一的儿子来姥姥家渡假。一次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水,不慎溺亡。于是村民们私下议论,是三爷故意把重外孙子带走了!
与俩光棍的晚年生活 其一还患有精神分裂症
又是一户人家,老太太养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当然不愁嫁,小时候我还经常和她的外孙女在一起玩。
一开始他家过得很殷实,逢年过节,他家里总是放着几个大方盘,方盘里摆着各种吃食,我好生羡慕。
儿子们一个个长大后,他们的婚姻问题成了老大难。前仨儿子勉强打点着结了婚,老四成了老大难。老四不结婚,按照农村当时的惯例,老五只能在后面排着。拖了几年后,老四终于娶到一个离了婚的美女。然而老五却错过了机会,高不成低不就,老六由于自身游手好闲更没希望了。老太太于是和两个光棍儿子一起生活,内心希望的火苗还没有完全熄灭。
几年后这两个光棍儿子自力更生盖起了漂亮的新房,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不但没盼来未来的儿媳妇,相反五儿子还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严重时拿斧头往自己脑袋上砍,还有一次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若不是老太太命硬心宽,早该死了。这个老太太去世的情形,我不太清楚。
上次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偶遇这个老太太的三儿子,我叫他三叔。脑血栓后遗症,没事爱闲聊。提及他老妈,他承认,作为儿子他没有尽孝,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见我经常去看望老父母,主动承担起老父母家的各项家务劳动,他更是有感而发。“养儿子就是白扯啊!”
多子未多福, 养儿难防老 !既反应了人性的善恶,也揭示了生活的无奈!
醒醒吧!中国式父母。爱子心切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留条退路;履行义务的同时别忘了享受应有的权力;付出的同时也别忘了适当的索取。
在子女面前你应该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别因为一个不养你老的威胁,就卑微到尘埃里。即便你倾尽所有,毫无保留,即便你卑微到尘埃里,也绝不会换来“养儿防老”!
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两种力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生活中更需要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一边倒的做法终究要找遭到失败的厄运。
为人父母着,学会平衡,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支点,打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从而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