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态电影简书电影院关于电影的一切
巅峰与疯癫——《闪亮的风采》

巅峰与疯癫——《闪亮的风采》

作者: 库诺让巴莱 | 来源:发表于2015-06-02 17:16 被阅读558次

      可以说《shine》是一部传奇性色彩的人物传记,戴维·赫尔夫戈特作为主角在影片里的主角光环是现实中赋予的。但如果只是把这部片子定位为天才的基调,那未免太过把自己隔离在整个符号界之中了,也就是你的角度一定不会高于你认为的本身。有的朋友也许对于戴维的父母营造的这样一个童年生活会投射出很多的不愉快的回忆,以及对整个社会性的批评。这其中也反映了共性中的集体焦虑与自尊脆弱的典型,但同时也不得不去思考在同样的残酷环境下,有多少生命耗损、枯竭在这样的对抗当中,又有多少生命蜷缩着,犹如婴儿般的等待新的客体,但最终只能短暂的唤起那致命的补偿。

      戴维的天赋对于父亲来说是犹如一个可以重新回到赌马场的机会,他既是教练的身份又是赌徒的身份。那么父亲的角色呢,好像并没有看到,背负仇恨与绝望的男人,同时也是一个瓷娃娃,拖着残缺不全的身体,使上了劲拼命把孩子的未来一点点掰下来填补在自己碎裂之处。一次次的比赛后的训练注定了博弈风险的大幅度增加,这也是最终导致戴维不得不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为成名作,戴维长期的压力和动力都来源于父亲形象的内化,天赋帮助他完成了这首钢琴曲,但这股力量就像瞬间抽空了他身体中不属于他的部分,使戴维变得疯癫(庆幸的是此后10年的精神病院生活并没有毁掉他的能力)。

      然而这次比赛并不能说是其巅峰体验,因为并不是他自己内心真正想弹的曲目,也并非他这个阶段适合去弹的,但却可以说是一个节点,走向自己内心和真实状态的节点。精神支撑倒了,但技能却让他得到太多眷顾。可以说他的整个人生的母亲形象,会有很多人来补位,从最初的凯瑟琳到最终的妻子,无不都在扮演这样一种角色。戴维就是这样处于一个安全领域的孩子,每次在酒吧弹琴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游戏而已,把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钢琴与外界链接着,所以这样的弹出来乐曲怎能不打动别人,表演完后与陌生人的握手和相拥,这样的时刻也许才是他的巅峰体验吧。

相关文章

  • 巅峰与疯癫——《闪亮的风采》

    可以说《shine》是一部传奇性色彩的人物传记,戴维·赫尔夫戈特作为主角在影片里的主角光环是现实中赋予的。但...

  • 疯癫与巅峰

    疯癫与巅峰 昨晚,分兵斗牛——打蓝球至三分钟左右时,当时本人便独自包揽两队的前三个球!单位一理(李...

  • 风采闪亮

    走不尽的辗转流年,望不断的宋慈杏苑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卒相与欢 人生中总有这样一种仰望,傅粉何郎 是高山仰止...

  • 【巅峰】

    巅峰是一个极限再过的话就可能变成疯癫了那是回不去的 疯癫却没有底线没有最疯只有更疯所以疯癫没有巅峰 到达人生巅峰就...

  • 巅峰与疯癫之间——《奇奇怪怪:整容液》

    巅峰与疯癫之间——《奇奇怪怪:整容液》 今天聊聊电影《奇奇怪怪:整容液》。 片名Beauty Water (202...

  • 经历疯癫才能挑战巅峰

    4月1日参加了公司管理动员会,并不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参加,不管以何种身份,进来了就成功了一半。每次的管理会议我心中都...

  • 出众

    超群拔类,危机四伏。 万众瞩目,粉身碎骨。 越到巅峰,越是疯癫。

  • 疯癫史:被权力话语建构的文明史

    ——读《疯癫与文明》 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福柯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疯癫的历史。福柯认为,科学史研究者应主要关注科...

  • 福柯:以疯癫裂解理性

    《疯癫与文明》中,福柯的视角处于一个理性与疯癫间游走的边缘。他立足于理性,以理性为逻辑、为话语,又以含混的疯癫的因...

  • 疯癫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是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原论文673页,翻开的这一本是300多页的缩印版。这是一本人文科学史上的著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巅峰与疯癫——《闪亮的风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dd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