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万千功业,随着那高高的封土堆埋入长长的时光里,只余三言两语——‘蜂准长目,残暴不仁‘。
我们从历史书上看来,他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统一了六国,却不顾百姓疾病苦,大兴土木,累累白骨堆成了秦长城,点点血泪砌做了阿房宫。
我们从别人口中听来,他政法严苛,偷盗判刑,邻里连坐,陈胜,吴广正是因为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做工,害怕被斩首,才无奈率众起义。
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得来,他爱纷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不施行仁政,最终自取灭亡。
以上种种,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定格了一个有功有过的“暴君”,然而,细细了解过后,你会发现秦始皇没你想得那么残暴。
“暴君之谈”多出于儒生不被重用之怨和以及新朝史官抹黑前朝的惯性,文字记载本就存在极大的主观性。
传言秦始皇大征苦力修建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结局凄惨,但实际孟姜女哭长城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起源于“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汉代刘向在《列女传》润色为:“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在唐代才第一次被人安在了秦朝,而如今哭倒秦长城的悲惨版本通行,将秦朝暴政更添加一种悲剧色彩。
杜牧《阿房宫赋》将阿房宫描绘得骄奢淫逸,读者无不为始皇不顾民生疾苦而痛心,而通过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根本没有建起来,只是仅仅打了一个基座,没有始皇大征苦力,也没有项羽火烧阿房。
而秦始皇焚书坑儒一直以为被人们当成了始皇残暴的铁证,而其实,焚书只是焚烧了下层人民的藏书,官员还可以收藏各类书。医书,农书这类实用性的书目是没有在焚书之列的。坑儒坑的是以求仙失败后出言侮辱始皇的卢生,侯生为代表的术士,真正的儒生只有一百多人,而不被重用的儒生,早对秦始皇积怨已深,秦朝灭亡后,自是对秦朝百般挑剔。
在我们的印象里,秦政严苛,一人犯罪,邻里都会受牵连,小偷小盗也将重罚,而在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律中,我们不但没看到秦律之严,反而在细节处,看到了严苛中的公正,比如,所谓’连坐’,也要分知情和不知情,分主犯从犯,处罚知情不报,以及协同犯罪者。在秦律中,对人的道德也有要求,见义不勇为者是为犯罪,家暴者也施以刑罚,举报别人者也分举报不实和诬告的情况。现在看来,秦朝法律虽多有不当,但也不乏其先进性。
我们没见过始皇不听忠言,滥杀无辜的记载,我们也没看过始皇沉迷女色,不理政务的说法,没杀六国贵族,未有屠城之举,焚书坑儒的‘罪业’也未必就能将他定性为一个‘暴君’。在我看来,秦也非暴政亡国,统一之后,六国旧贵族本就从来不曾安定,始皇一殁,二世昏庸,天下自然大乱。
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仅以史学家片面之词,我们就将一个个历史人物定性,这样难免草率。秦始皇也许残暴,也许不残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跳出固有观点,从自己的角度去了解他,而不是从历史书里得出一个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