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常用惩罚提醒孩子?Punishment
情景一
1岁的孩子爬到窗边玩,一旁的父母看到,吓了一跳,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抱走并且严厉斥责甚至用力打孩子让孩子记住不可以这样。
慌张、惩罚情景二
1岁的孩子爬到窗边玩,一旁的父母看到,虽然担心,但是会十分温和走过去,轻轻把孩子抱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玩。
淡定、优化父母
当小孩子做出些危险行为的时候,父母的第一感受肯定是惊吓和担心,同样是惊吓和担心,情景一和二的父母做法却不一样,因为对孩子行为的解读不一样。
情景一爸爸的解读是:“这孩子,竟然跑到窗户边,不知道在窗户边玩有多危险!”进而产生了要通过打骂孩子让孩子记住的想法和行动。如果孩子还到窗边玩,再狠狠教育!
情景二妈妈的解读是:“孩子在乎的是玩,跑到了窗边也许是被吸引,也许是无意的。”进而产生了只需要温和地抱走孩子的想法和行动。如果孩子还到窗边玩,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窗边玩耍,孩子正在很认真进行一项活动,突然被打断,而且被批评(1岁的孩子也许感受不到被批评,但是能感受到正在进行的活动被强制中止)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当然会恐惧。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孩子会变得胆小,渐渐长大之后可能会变得反叛:孩子会知道家长不接受自己哪些行为,今后还有可能成为孩子“战胜”家长的工具。当孩子提出某些物质或精神需求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时候,孩子会做出某些行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比如孩子知道家长特别担心自己安全,就在大超市里跑掉躲起来;孩子知道家长特别关注自己的学业,就会在上学的时候出现呕吐不适等症状……通过这些方法,孩子“威胁”父母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镜头二的做法不会让孩子强制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而是在保证孩子自身安全的同时不伤害任何人,孩子依然可以得到他需要的娱乐,如果孩子还是想看看窗外,可以通过父母陪同一起或者转移孩子注意力来解决。
惩罚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说过马路的时候没认真看,孩子被经过身边的车吓到,家长痛骂孩子。当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想做到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记住,去反思,今后要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但是孩子真的有去反思吗?不会的。因为他们的第一感觉是恐惧,然后就是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深的不理解。
那么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呢?同样的,简单粗暴的惩罚不会让孩子像你想象的那样去自我反省,而是会让孩子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行为更加小心而隐秘,不被发现,这样的孩子也多数是喜欢说谎的。
所以关于惩罚,请记住:
1、不要通过打去惩罚2岁以内和6岁以上的孩子。
2、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不一定要通过惩罚来完成。
3、惩罚的唯一标准是是否超越了规则和底线,而不是是否让父母生气不开心了。
孩子的习惯是家长养出来的Habit
情景一
3岁的孩子在玩水,弄得全身脏兮兮的,父母看了很生气:真不爱干净,长大以后肯定不讲卫生!
火冒三丈情景二
3岁的孩子在玩水,弄得全身脏兮兮的,父母在孩子玩完后拿纸巾和他一起把身上脏东西擦掉。
机智从容父母
当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时,比如经常忘事情、不讲卫生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这些习惯对孩子不好,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关键不在于如何纠正坏习惯,而在于建立好习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哟!
情景一的爸爸就是在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他很直接点出孩子不爱干净,表示了对孩子的嫌弃。结果在不知不觉之中,强化了孩子的坏习惯,以至于让孩子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甚至孩子长大了会讨厌自己。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把衣服弄脏很正常,父母强化他是不爱干净的孩子,告诉他爱干净有多么好,从此,孩子就会非常关注是否干净,一旦发现一点不干净,就会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整个人邋里邋遢,要不就是慢慢形成洁癖。
情景二的妈妈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妈妈并不反感孩子玩水把衣服弄脏,而是在孩子玩完之后,通过给孩子建立一个行为:用纸巾擦掉脏东西来帮助孩子形成爱干净的习惯,又不会让孩子的娱乐遭到拒绝。
孩子
当孩子正在尽情玩水的时候,旁边忽然有一声指责,会是什么感觉?孩子会感觉自己的娱乐方式不被接受。带着这种不被接受的心情去听家长的话,什么都听不进去。当孩子的娱乐被充分允许,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便顺畅很多。
允许
对孩子的允许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关键,一旦孩子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我们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了。什么情况下,不能够允许孩子去做呢?
1、伤害自己的时候。
2、伤害别人的时候。
3、伤害环境的时候。
除此之外,你为什么不尽可能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呢?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谁的错?Attention
情景一
5岁的孩子玩玩具玩了一整天,父母一会儿叫孩子喝水,一会儿叫孩子吃水果、吃饭,一会儿叫孩子别玩了。
扰乱孩子节奏情景二
5岁的孩子玩玩具玩了一整天,父母没有去打扰,只是偶尔静静陪在旁边,等孩子需要喝水的时候再递水给他。
照顾孩子节奏父母
镜头一的爸爸看到孩子一直在玩,时而好心好意给孩子端杯水,时而忍不住发火叫他去休息一下,吃些东西……那么结果是:孩子无法非常专注做一件事情很长时间。也就是说孩子没有专注一件事情很久的经验,也就没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而镜头二妈妈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投入游戏中,去发掘更有趣的玩法,挑战更难的任务,孩子进行游戏时,拿着杯子静静待在旁边,孩子需要自己会主动要。
孩子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旁边的干扰很大的时候,由于小孩子都倾向去接触新鲜事物,注意力就会不断转移。加上父母强制的转移:叫唤喝水、吃饭、停止游戏,孩子就会形成一个习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不了多久总要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发发呆、玩玩手指头,看看电视……
榜样
试着当一次“雷锋”,通过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建立家庭的专注日,每月3-4次家庭所有人在同一时间专注去做一件事情,看谁维持的时间久。
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原因是Baseline
情景一、二
孩子在看电视,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觉得孩子看了一整天,不让孩子再看电视。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允许孩子再看一阵子。
心情好 心情不好父母
父母开心的时候就最大限度地允许孩子,父母不开心的时候孩子一点也得不到允许。父母想想,这样会发生什么?加上孩子的感受一起去思考:当这种情形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会形成怎样的行为模式?当父母不开心,孩子也不开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孩子
“为什么你可以……我却不可以?”“因为我是大人。”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很常见的对话。当家庭规则不是客观存在而是因父母的心情变化而变化的时候,家庭规则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就是父母了。所以为什么有些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遇到和蔼的人就会放纵自己,遇到严厉的人就会拘谨自己,就是因为孩子心中的规则不是客观的,而是因人而异的,这类型的孩子遇到坏人是非常容易学坏的。
规则
好的家庭规则是客观的,规则就是规则,父母违背了一样受到惩罚,孩子能看到。不好的家庭规则是主管的,规则就是父母,父母永远是客观的法官,可是,法官也是人,会犯错吗?
所以,都是教育孩子,对规则的态度决定了教育孩子是否有效。想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例子,诸葛亮不想斩马谡,爱马谡,但是军法如此。妈妈不想说孩子,妈妈爱孩子,但是规则如此。所以,很多电影里面有这样的画面:妈妈打了孩子之后心里比孩子还难受,抱着孩子一起痛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