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国人的观点看,凡是被称为“经”的典籍,必须有一个形而上的“道”贯穿其中,不然,则不能被称之为“经”。如《心经》,贯穿始终的是“般若”,也即“空智”——自空性中显化出来的生命中本有的佛(神)智,
贯穿于《论语》的是“仁”,
贯穿于《道德经》的是“无为”,
贯穿于《圣经》的是神性和神启等等。
故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什么“道”贯穿着孔子的人生和全部的言行呢?
忠恕之道(即仁之道)。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一一《心经直解》潘麟
感悟:圣贤和而不同
和于道,道同象不同,体同用不同,
法无定法。
网友评论